第五百零一章:计谋

    第五百零一章:计谋 (第2/3页)

百官中挑选出来的骨干人员,不仅本事大,而且还非常忠心。

    现在他这么一走,实在太过仓促,朱元璋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让谁接任为好。

    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松江府的百姓们上了一封请命书。

    他们在请命书中写道:“如今的松江府能有现在的规模,全部都是陈松的一己之力。

    现在松江府正处于飞速发展之时,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那么松江府的发展很快就会停止下来。

    为了松江府以后能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朝廷财政收入不断的增加,所以松江府的百姓上书朱元璋,将陈松派遣过来,暂时担任松江府知府一职。”

    光从这份请命书上来看,这份请命书没有任何问题。

    人之常情,陈松将松江府从贫穷当中拉出来,现在他们又遇到了危难,让陈松接着主持,也非常合适。

    松江府距离金陵不远,快马加鞭的话,一天就能赶到,至于马皇后的病情,现在也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朱元璋就同意的此事。

    想想也能明白,松江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老朱的钱袋子,如果不好好的经营,那以后还怎么好好的赚钱呢?

    朱元璋的命令,很快就送到了陈松那里。

    陈松在做了简单的准备工作之后,带着郑和以及随从便出发了。

    这次比较赶,所以差不多一天的功夫就到了。

    来到松江府之后,陈松将行李放在松江府的知府衙门,便带着手下人开始在松江府四周巡视。

    想要主持好松江府的事情,就必须要弄清楚如今松江府的情况到底如何。

    这是施政的基础,如果没有详细的了解,那么就没有办法做出符合松江府的种种政策。

    陈松第一站就是市舶司,来到市舶司,迎接他的人是他的老属下,夏杨。

    这人本来是户部主事,后来被陈松要到了这里,担任松江府市舶司提举。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这个体局,没有任何升官。

    不是朱元璋不重视他,实在是他太重要了。

    朱元璋害怕将此人换掉之后,松江府市舶司会出现乱局。

    夏杨陪着陈松在码头上转悠着,如今码头上的船只很多。

    但大部分都是从龙江宝船厂那边开过来的战船,至于商船,已经在入秋之前,去倭国以及高丽贸易去了。

    明年开春之后才会回来,这些商船走后,就将码头空了出来,于是这些战船便开了过来。

    夏杨站在陈松的身后,耐心的给陈松解释着,如今市舶司的种种情况。

    “如今市舶司有商船三百五十二条,大型福船有八十多艘,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型商船。

    这些商船,前去贸易的地方很杂,除了倭国高丽之外,甚至还有远在千里之外的台员岛,至于更远处,目前并没有去过。

    这些商船每年会为市舶司带来上百万两白银的收入。除过是市舶司的商船外,还有一百来艘商人们的商船。

    这些商人们几乎都会跟着市舶司的船队前去贸易,每次出去贸易,会有一部分海防司的战船开路……”

    夏杨说的很清楚,一五一十,将如今市舶司的所有情况,全都说了出来。

    陈松不是外人,这些事情没有瞒着他的必要。

    陈松双手背在身后,听着夏杨的描述,不停的点着头:“不错,不错,现在市舶司能有如今的局面,全部是你们这些人的功劳。

    放心吧,等我回去之后,肯定会将你们的功劳说给陛下。”

    夏杨对这些事,没有多么的火热心。

    要是为了官职,夏杨也不可能会从户部,跑到市舶司来。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市舶司提举,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官职。

    “下官对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少火热心,在市舶司这么多年,下官明白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如果只是为了升官发财,那下官那个时候,也不可能跑到市舶司这里来。”

    夏杨说的很认真,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是在做着某种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