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银币(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百五十九章 银币(求订阅求月票) (第1/3页)

    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尤其是朱由检,在他看来使用银币明显是对朝廷有好处的。以后各方面税赋的征收也方便的多,现在最通金融财政的专家竟然反对?这是为何?

    “郭爱卿,你说说为何我大明不能使用这银币?”

    郭允厚心中在想,皇帝虽说很有能力,应该是为明君,可惜还是太年轻,罢了罢了,我还是老实说了吧,我也不怕得罪人。

    “皇上臣认为有数件原因。

    其一,我大明现在通用的银锭是五十两一枚,太仓银则是由地方熔铸后直接送往京城,每年四百万两,此乃定数。而在这个过程中地方铸造是存在一定的损耗,这就是“火耗”,现在“火耗”已经成为各地官员的一项重要收入。

    若是要铸造银币,那就必须像铸造铜钱那样在中央铸造,不可让地方插手,收回铸币权,空难重重,又没有了火耗,此举恐怕会引起大乱啊!

    其二,依臣来看,这种银币大约是一两,这样的分量太大了,我大明百姓一家的年收入也不过二十余两白银,他们日常生活根本用不了这么大的银币。经常存在的其实是各种碎银子,况且白银和铜钱的兑换比例一直在变动。用起来就会很麻烦。

    而对于大宗贸易,这些银币很容易被一些贪婪之人给刮掉一圈,这样币值就下降了,很难让商人们信服。

    这种情况就连不值钱的铜钱都有人这样做,他们甚至重新融化添加其他的金属重新铸造。或许是因为铜钱利润低,这样干的人不多,影响不算太大,若是换成白银,那简直难以想象。

    这样造出不能用的银币有什么用?再加上银子太软,要铸造这样的银币必须要加入其他的金属,这样朝廷恐怕还会因此而获利,那么就很难保证没有私人铸造。

    其三,我大明缺银子啊,没有足够的银子,这件事情根本就做不成,尤其是朝廷缺银子,如果真的要铸造,恐怕也铸造不了多少。

    我中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