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崇祯三年大旱(求订阅)

    第五百一十章 崇祯三年大旱(求订阅) (第1/3页)

    南方一众港口大量商船在八月一日这一天离开了大明,向各地而去,更多的是前往南洋,准备将货物售卖给西洋人。北方一众商人更多的目的还是朝鲜、日本两国。

    商人们快速行动的同时,南北两京的一众勋贵也没有闲着,只是他们的情况却是有些糟糕,北方勋贵对于海贸以前基本上没有涉猎,各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准备,只能急急忙忙的寻找商人进行合作,算是有一点儿效果。

    南京一众勋贵则明显看不上这样的操作,他们这些南都的勋贵家中都是有和海贸有关的产业,自然是对此不虚,然而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朝廷对沿海地区大清查时损失最严重的不是那些商人,而是这些勋贵,这些人对朝廷的政策变化更加敏锐,收到的消息也更加详实。

    他们在海贸的投入是极大的,南京一众勋贵每家的投入都超过了五十万两白银在海边修建了自家的造船厂,准备大干一场。

    可惜这一切都给朝廷做了嫁衣,没看此次出海的商队中朝廷少府的商队规模是最大的吗?

    没错,八月初一这一天整个大明所有的商队加起来也没有少府船队的规模大。没办法,少府手中的船只实在是太多了,从那些海盗手里获得的船只、各个家族偷偷藏起来用于走私的船只、各个家族刚刚建好的船只。

    于是朱由检大手一挥从可堪一用的船只中选出四成,大约有将近千艘货船分配给少府,让少府此次带领这一千艘船只出海经商。

    出海的目的地要比那些商人们更多更远,北边不仅要去朝鲜、日本,还要到库页岛。

    库页岛那里还需要不少的物资,同时那里已经有大明百姓近八十万,据孙传庭所说,他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动物毛皮,此次出海可以一并带回。

    南边,此次少府大部分的商队会南下,目的不仅仅是南洋,他们还讲挑选出一批最大的货船继续西行。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勋贵内心在滴血,这些船只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他们的啊。

    他们不是不想从皇帝手中要回这些东西,他们也行动了,可惜的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皇帝的理由很充分,很光明正大,他们根本就无力反驳。

    也正式因为那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