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奴大军北征(求订阅)

    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奴大军北征(求订阅) (第1/3页)

    PS:4000字,求订阅

    事实上在盛京的建奴很早就注意到大明朝廷在库页岛上的动作了。

    崇祯二年,阿敏占领朝鲜北部,明面上阿敏和皇太极一方的关系仍然正常,实际上已经暗暗敌对后,盘踞在辽东的建奴实力再次受到重创。

    实力大损的建奴想要尽快恢复实力,仅仅依靠自家部落年幼的孩子成长起来还是太慢了,即便是现在建奴已经要求只要是超过十五岁的女真男丁全部从军,一年新增的女真兵力也还八千人不到。

    这一点儿人数皇太极、代善等人自然是极不满意的,这样的恢复速度太慢了,这之后不说是和大明想比,就是和鸭绿江东岸的阿敏想比都差了太多。

    现在阿敏在朝鲜那可是在疯狂的练兵,根本不计任何后果,他需要的只是军队,精锐的军队。

    据皇太极所知崇祯二年一年时间,阿敏就训练出了两万的朝鲜八旗,为了这两万人,在训练中被练死的朝鲜人多达十万人,重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再加上阿敏不断的从朝鲜人手中抢夺粮食以养活更多的军队,自己那些为了维持和平送给皇太极的粮食。

    以至于阿敏占领的朝鲜北部地区人口大量的向南逃亡,为了阻拦,阿敏的军队在一年时间中又杀死了近五万的南逃之人,这才稍稍镇住了朝鲜人。

    甚至短短一年时间多达两万朝鲜人谈到了辽东。

    由此可见朝鲜北部是一个什么情况,毫不夸张的说那里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就将逃到汉城的朝鲜朝廷中大多数官员都于心不忍,纷纷请求朝鲜国王李倧出兵救救朝鲜百姓,然而大多数理智的朝鲜官员都明白这根本就不可能,要知道现在南边这一部分朝鲜的问题他们还没有解决呢。

    最终经过一番争执,朝鲜只能一方面做到想办法救助那些谈过来的百姓,另外一方面就是派遣使者求大明朝廷救救他们那苦难的百姓。

    可惜第二个方法却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虽然明国鸿胪寺声称现在大明内部灾害频发,不益出兵,暂时还是以围困为主,让他们朝鲜多多忍耐。

    但是在朝鲜君臣看来,虽然鸿胪寺所说的的确属实,但是明国这仍然就是见死不救,明国现任皇帝完全不能和雄才大略的神宗皇帝想比。

    当然出使也不是没有什么结果的,明国支援朝鲜数万大刀长矛,十万支箭等兵器,以支持朝鲜君臣尽快平定朝鲜内部此起彼伏的造反。

    于是在阿敏这样的逼迫之下,辽东建奴皇太极与代善、莽古尔泰等人商议之后,建奴出动所能出动的所有大军进入长白山,进入赫图阿拉以北地区,甚至是宁古塔以北地区大规模抓捕生女真。

    到了崇祯三年六月,获得的女真精壮多达两万人,建奴实力得到一部分恢复,至于那些黑龙江南北两岸,尤其是北部的游牧民族,皇太极等人并没有对他们动手,那里还是太远了,而且他们的实力也并不算太弱,小规模的建奴八旗在那里还是需要小心谨慎。

    在一月份,在长白山东侧大肆抓捕生女真时,机缘巧合之下,建奴从黑龙江口南下的一直小部落中获得了明军在库页岛的一部分情报。

    原来明军已经跑到他们北方了,这还得了?

    消息快速的传到沈阳,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等建奴主要掌权者再次汇集在一起商议此事。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情况的严重性,现在南方明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对他们大金的封锁越来越严,半年前,那一批层层转手卖给他们物资的商人也被明国那个小皇帝给杀了,现在这半年时间,他们没有从明国哪里获得一粒粮食!

    唯一一点儿值得安慰的是他们获得了明国新粮食作物的种子,虽然数量不多,今年仅仅种了不到千亩,但这毕竟代表着希望。

    东边阿敏基本上已经和他们决裂,双方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

    西边明军已经占领察哈尔故地,甚至在那里设立了漠南布政使司,这样看来明军是不打算走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现在明军驻扎在白城的那个叫祖大寿的还在不停的派遣军队北上,不断的驱逐那里的牧民。

    这是准备隔断他们和漠北蒙古的联系吗?

    从漠北蒙古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驻扎在漠南的明军,在西起河套东至白城的漫长路线上不停的向北推进。

    沿途遇到的蒙古部落,要么向明国投诚,要么被驱逐,没有第三种选择。短短一年时间,明国已经推进到漠南漠北中间大沙漠的南部边缘。

    在三个方向上我大金几乎快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