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漕工

    第五百四十五章 漕工 (第3/3页)

起来,那可是真的要造反啊,而且这些漕工可都是精壮之人,不可小觑。

    一不小心就是亡国之灾。

    若要进行变革,就必须要妥善安置这百万余人。

    这样的困难直接让有些官员害怕了,重臣中也开始出现犹犹豫豫的声音。

    幸亏朱由检是坚定的,在他的坚持下,这种犹豫的声音很快就被压下去了。

    经过一番商议,定下了策略。

    若是放弃漕粮河运,运河必然会给商船增加三月左右的通航期,而这三个月也是运河的丰水期,这短时间是极为难得的。

    一旦这个时候向商贾开放,必然会大大增加运河钞关的收入,这一部分必然可以养护更多的漕工。

    其他的漕工安置只能是移民了,为了让他们安心移民,朝廷为他们选中了富饶的土地,那就是吕宋。

    当然朝廷不会逼迫,而且不会宣布要取消河运,一切将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朝廷甚至不会公布任何有关漕运、漕工的政策,一切都是自愿。

    毕竟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商船想要养活这么多人,完全就是痴人说梦,移民才是最主要的。

    这些漕工基本上都是失地百姓,他们的漕工生涯是极为辛苦,相比于做漕工,他们绝对更愿意去种地,只是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土地。

    逐渐减少漕工人数,增加运河的商船通行等等措施也被定下。

    朝廷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彻底安置好这百万漕工,修建减少运河漕粮的运输量直到最终为零。

    崇祯五年的移民政策也就这样定下了,除了既有的西北、东北移民,增加了吕宋移民。

    移民的重点、难点也正式那分布在运河两岸的百万漕工。

    按照朱由检的计划,崇祯五年整整一年朝廷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继续之前数年已经在推进工作的基础上,推动吕宋移民,尤其是平稳的减少漕工人数。

    这之中,最重要就是稳定,稳定!!

    …………

    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