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山河初乱 第十七章.胜败

    第一卷.山河初乱 第十七章.胜败 (第2/3页)

  姜武真静静的听,听着曹洛的声音越来越小,轻叹一声,张口说道,“生死皆有命,节哀顺变。人死不能复生,重要的是要从生命的失去中获得领悟,以后你会去蹬更高的山,跨更宽的河,今日这些生命的逝去,都是你将来前进所背负的动力。至于众生难平,万物刍狗,民生多艰,诸国纷乱,已是几百年的隐患,只是都在今朝齐出罢了。至于何以解,我只一辈武夫,只能安守我这凌山一脉。”

    姜武真讲完,心下内衬,“这曹洛小子,年纪轻轻,眼光却不局限一国,能心怀天下众生,前途可期。”见曹洛面带沉思,半晌不语,姜武真也不打扰,拿起茶杯,慢慢品着香茶。

    “姜寨主,晚辈忽有一想,若是七国归一,天下大统,众生之难,是否得解?”半晌未语的曹洛,目光坚定的张口说道。

    姜武真手端茶杯,杯边贴口,口中还有半口茶未及咽下。就听曹洛这一句惊人之语,再看着曹洛坚定的神情,姜武真愣住了。

    此时,曹洛休寝的小屋内,武架上横摆的黑鞘太阿剑,鞘内剑身金光一闪而过,从鞘间缝隙透出即消。

    ......

    周历二八零年秋,魏齐边境,山海关,大战开幕。

    魏国对齐宣战的国书送抵齐国殿上半月后,在魏公命令下,镇守魏国北部边境的魏国最强骑兵,关北铁骑,其中半数,一万骑,在公子荒亲自执将令的率领下,已然杀到山海关外,落寨扎营。同时抵达的,还有步卒五万人,箭楼、投石机、冲车一众攻城战备。

    山海关虽是险要关口,为两山所夹,但魏齐两国数百年无战事,关口城墙并不高耸,也不牢固,本质上只是充当国界的地标关口。

    齐国,山海关守备,钱大义,魏国情报对此人评价八个字,有勇无谋,志大才疏。并不是齐国兵府调用失职,派此等庸才镇守边关。而是通经略,有能干的将领皆被调至南方,吴齐边界一线,山海关这种素无战事的关口,眼下实在是无人可用,只能调钱大义前来驻守。

    多日前,魏兵未至之时,齐公赵印,传令钱大义,只做死守不出,安待援兵驰援。

    战事初的几日,钱大义谨遵赵印之命,据守关隘。魏国公子荒,指挥步卒在箭楼,投石,冲车的配合下,多次攻打关口,在损失步卒两千,箭楼一座之后,山海关依旧未破。

    魏军大营,主将帐内,公子荒苦想破关之法。

    此行伐齐,魏国粮库不足,供给兵士的粮草只够半月,若要补充粮草,只能破关后,入齐搜刮。若是关口齐将,死守半月,魏军就要因粮草不足而退去。

    攻城五日,毫无进展,此时的公子荒,心中十分焦急。

    “诸将可有破城良策?”公子荒开口问道。

    帐中诸将皆是无言。

    此时一名干瘦,面色阴沉,未披军甲的中年人,乃是随军书记,出列开口道,“将军,下官有一计,可助将军破关。”

    “哦?讲。”公子荒道。

    “将军,我军之精锐,在骑兵,而非步卒。眼下敌将死守城关,骑卒难用,只能以步卒攻城,这是以我方之短攻敌之所长。若想破敌,必是以我军之长,痛击敌军之短。”干瘦中年人道。

    “愿闻其详。”公子荒见其言语,有理有据,便让其继续说下去。

    “将军,依情报所看,山海关守备钱大义,实属庸才,庸才之辈,还对军中晋升颇为渴望,此等好大喜功之徒。我军不妨成全他,给他这个军功。”中年人轻捋了一下胡须,缓缓道来。

    公子荒一边听着军中书记所言,一边思量,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将军,我国今年大旱缺粮,天下皆知。而此时,军中粮草也仅剩十日之量,从明日起,坚持攻城五日,攻城兵卒每日递减,营中造饭之处,移至营前开阔处,每日釜具减量四之其一,五日后,攻城士卒改为关前叫阵辱骂,人数每日递减一半。同时,这十日内,我军营中兵士,每日渐向后方山林隐蔽,营中军帐,每日拆卸部分。精锐铁骑更是莫要露面。如此做法,不出十日,敌军必出关袭营。待到那时,我军之长,则可发挥大用。”军中书记说完,抱拳行礼。

    公子荒听后细细思量,开口道,“就依书记官之谋,依计行事。若是十日破敌,你重重有赏!”

    前六日,魏军皆是依计行事。

    眨眼到了第七日。傍晚,山海关,城楼之上。

    “守备大人,魏军造饭的釜灶又减少了,你看,后面还有营帐在拆卸。”一名负责瞭望观敌的兵卒,向身边的山海关守备,钱大义报告道。

    “嗯,魏军几日未攻城了?”钱大义眺望着魏军营盘开口问道。

    “大人,已有两日,这两日都是派步卒来关下叫骂,都被我们乱箭射回去了。”兵卒汇报后,突然记起什么,接着说道,“大人,今日骂阵魏兵,要比昨日少了不少。”

    “哦?”听完汇报,钱大义手按腰间长剑,心中思量,“看来情报很准,魏军来势汹汹,但是军粮不足,难以持久,眼下看来是要败退了。”

    第八日,傍晚,山海关,城楼之上。

    “守备大人,快看,魏军大营之中,锅釜已不足最初的三成,营帐都已仅剩两成不到了。”瞭望兵卒,见魏军越来越少,心中大喜。看来这场大仗,要以魏军自退而结束了。自己可以活着回家啦。

    “今日叫阵的魏军如何?”钱大义看着远处魏营问道。

    “大人,魏兵今日来叫阵的不足百人,而且皆是有气无力,喊了两轮,还未到晌午,就撤回去了。”兵卒汇报道。

    “好!天赐之机!快,传令骑兵队,立刻整装,随我夜半袭营!”钱大义见魏营当中兵卒退去大半,而且皆是已现疲饿之态,守关之功已入自己囊中,若再亲率众兵袭营,抓几个魏国将军回来,那岂不是锦上添花,功上加功。拿定注意,钱大义便命令身边兵卒前去传令,自己则快步返回大帐,做起准备。

    夜半时分,本是月圆之夜,可天空中浓云层层,把月光遮了个严严实实。四下皆是一片漆黑。钱大义率山海关中骑卒五百,皆是快马长刀,马蹄上皆包裹厚布,在城门内严阵集结。

    钱大义骑在马上,抬头看了看被浓云遮住的天空,再一拽马绳,调转身形,冲着跟在身后的五百骑卒,高声道“四下漆黑,真是天赐良机,弟兄们!今夜随我袭营!大破魏营,回来一同加官进爵!”

    “得令!”

    “得令!”

    “开城门,兄弟们,随我快马杀出!”随着城门大开,钱大义手中长刀一挥,率着众兵士直出城门,杀奔魏军大营而去。

    马蹄轻快,稍不一会的功夫,钱大义带着五百骑卒已是杀至魏军大营门前百步之外。

    “你听没听到什么动静?”在魏军大营前值岗的兵卒,问着身边同为值岗的兵卒。

    “声音好闷,有点像马蹄声。”兵卒答话后,也倾耳细听。

    “声音好像越来越近了呢。”兵卒说道。

    兵卒话音刚落,就见从远处漆黑夜色之中,模模糊糊之间,一大汉手持长刀,打马杀出,再定睛细看,大汉身后跟着一众骑兵,浩荡杀奔而来。

    “不好!齐军袭营啦!”兵卒一声大喊,喊声刚出,钱大义一马当先,已是杀至营前,长刀左右一挥,两名值岗兵卒刚转身跑出三五步远,就被斩杀于马前。

    值岗兵卒这一声大喊,引得魏军大营大乱。

    五百骑卒随着钱大义杀入魏军大营,刀挥血溅,众多魏卒皆是刚从营帐中钻出,身未披甲,手未持刃,就被袭营的齐国骑兵一刀斩毙。

    齐国骑卒一边随着钱大义在魏军大营中刀劈斧砍收割者刚刚被惊醒的魏军步卒,一边向着四周营帐投掷着内装火油的小瓦罐,前兵掷罐,后卒扔火折,一瞬间,被点燃的营帐,火光冲天照亮魏军大营,更照亮了漆黑的夜色。

    钱大义率队在魏军大营,一路挥砍拼杀,未遇到半点激烈反抗,直到杀至魏营大帐,终于遇到十余名精锐步卒。

    “大帐之中必是主将!”钱大义见此处守备魏卒武力颇高,断定帐中定有大获。

    “弟兄们!冲过去!活捉魏军主将!”钱大义心中大喜,一夹马腹,直冲向前。

    大帐前的几名守备武艺虽高,可也挡不住这五百齐国快骑的冲击,但就在拖延这片刻时间,钱大义只见从前方大帐之中,几个披甲兵士,护着一人出帐。待出帐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