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破晓之剑:莫羽

    第575章 破晓之剑:莫羽 (第2/3页)



    但莫羽没有给它们机会。

    机械纳米虫聚合而成的躯体眨眼间分成了十余团黑雾,分别朝不同方向飞去。

    所有与机械纳米虫接触到的黑风族生命,都会在短时间内被啃食殆尽,血肉之躯化作白骨,最终连骨头都不会剩下。

    但非能量的物质机械纳米虫无法吞噬,啃食后便会吐出,化作洋洋洒洒的粉末飘散。

    初次出手,机械纳米虫的强度让莫羽很是满意。

    这些数据实时传输至机械改造试验部,让监测数据的团队成员也是兴奋不已。

    吸能、能量转换、吞噬……虽远无法与灵能纳米虫相比,但机械纳米虫展现的能力特性已经有了一丝独属于小黑的风采。

    但这还远不是机械纳米虫的战力极限。

    分散出去的机械纳米虫重新聚集后,莫羽朝黑风领域场里深入。

    沿途不断响起了诡异的警报声,凡是进入机械纳米虫行动范围内的黑风族战士都没有任何例外,在短时间内被啃食殆尽。

    纳米级的大小,让机械纳米虫难以被击中。

    任何物理层面的攻势,还未接触到机械纳米虫,带起的劲风便会将机械纳米虫吹散,自带物理躲避特性。

    遇到元素伤害更是轻松。

    禁魔石的特性能够让机械纳米虫豁免部分伤害,流星石的特性又能让机械纳米虫吸收转换部分能量伤害为储备能量。

    最重要的是,机械纳米虫还具有自我修复特性。

    每一只机械纳米虫都是独立的一台机器,能够替其他机械纳米虫进行修复工作。

    莫羽在黑风领域场好似猛虎入羊群,黑风族的战士没有一合之敌。

    势如破竹的前进,莫羽的视线尽头出现了黑风族的城邦。

    这座城市的结构与人类理解中的城市结构不同,城市由无数黑色石柱组成,看起来十分简陋。

    黑风族的房子就搭建在巨石柱上,深入地底的黑色巨石柱似乎能从地底抽取某种能量,表面泛着强烈的灵气波动,为石柱上的房子供能。

    听到警报声,越来越多的黑风族战士走出石屋,手持武器遥望莫羽飘来的方向。

    新一轮的战斗一触即发。

    无数黑风元素构成的能量弹如雨点般升空朝莫羽落下。

    面对汹涌如潮水般的覆盖式打击,莫羽操控机械纳米虫甚至懒得躲闪。

    打在雾形态的机械纳米虫聚合体上,能量短时间内就会被分食殆尽。

    机械纳米虫很快达到了180%的中等能量过载状态。

    虽然没有小黑的吞噬分裂壮大能力,但多余的能量却可以成为莫羽对敌时的武器。

    他在这时重新聚合成人类形态,举起了右手。

    机械纳米虫将过载的能量喷吐,往莫羽的右手心聚合,眨眼间就汇聚成了一颗硕大的黑色能量球。

    莫羽伸手朝前一挥,能量球以极快的速度朝前方席卷。

    轰!

    能量球在遍布石柱的区域爆炸,瞬间迸发的能量波将十余根黑色石柱摧毁,恐怖的余波还将附近不远处的石屋摧毁。

    本以为是人族突然袭来,黑风族做好了血战的准备。

    但面对神秘莫测的机械纳米虫聚合体,黑风族的战士眼里只有迷茫与恐惧。

    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对敌。

    短暂的迷茫过后,他们迅速组织起来,再次向莫羽发起了进攻。

    生命形态进阶为机械纳米虫聚合体后,对莫羽而言敌人的数量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释放的元素打击无法突破机械纳米虫的能量承载上限,他就是无敌的。

    面对物理层面的攻势,机械纳米虫虽无法像面对元素攻击时那般轻松,但机械纳米虫的特性注定了天然自带物理躲闪特性。

    就像是灾变前描述的古武太极中的化劲。

    敌人的武器挥砍时带起的劲风吹散纳米虫汇聚的黑雾,难以伤及机械纳米虫根本。

    当敌人的攻势结束,机械纳米虫一哄而上,黑风族战士手里的武器就像是遇到了强酸,眨眼间被消融。

    机械纳米虫初显狰狞。

    面对如此可怕的敌人,黑风族也展现出了它们可怕的作战效率。

    意识到无法伤害到机械纳米虫,它们开始有组织的边退边战,在撤退中寻找机械纳米虫的破绽。

    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神秘敌人,黑风族显得极为谨慎。

    但以元素攻击为主要对敌手段的它们面对机械纳米化的莫羽,从战斗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发现始终无法对机械纳米虫造成伤害,绝望情绪在黑风族战士心中蔓延。

    但它们没有后退,始终守住撤离的最后方,替族群里的老弱争取撤离时间。

    可以看出黑风族的战士也与人族前线战士一样,随时做好了为族群牺牲的准备。

    但莫羽并未留手。

    即使没有复仇的想法,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斩尽杀绝。

    种族战争本就是你死我活,优柔寡断的性格注定无法兼容未来残酷的战场。

    战斗中莫羽开始尝试机械纳米虫的极限过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