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瘟疫论者

    第二十三章 瘟疫论者 (第2/3页)

应的。”

    朱慈烺狡黠的笑一下,带着李若链去见吴有性。

    田守信打马转向皇宫。

    吴有性今年六十岁了,但头发漆黑浓密,脸上也没什么皱纹,乍一看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朱慈烺暗暗赞叹,果然是大医啊,只这保养,就足以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吴有性没有功名,只中过秀才,见过最大的官员也就是巡抚一级,想不到堂堂皇太子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还派人专门来请,心中惶恐不可形容,等见到太子本人之后,他心中的紧张才渐渐褪去。

    皇太子一点都没有架子,对他满脸尊敬,言必称“先生”,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太子对瘟疫之事好像也颇有研究,连续问了他几个问题,都问到了关键点--我大明太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啊,吴有性心中暗暗感叹。

    “所以臣以为,瘟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与伤寒病绝然不同,瘟疫乃是通过空气传播,由口鼻侵入,臣将这种气称为疠气,要防治瘟疫,最重要的就是阻隔疠气,同时病人用过的一切器物包括尸体都应焚烧,决不可简单下葬,有此两法,抑制瘟疫并不难。”

    吴有性所说的这番理论很简单,后世的人都知道,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惊世骇俗,这个时代,人们都还简单将瘟疫归为伤寒,用伤寒之药医治,因此错误,瘟疫根本无法抑制,每一次都是大灾祸。

    “先生可有根治之法?”朱慈烺问。

    吴有性眼有惭愧:“没有,不过只要措施得当,瘟疫绝对可以抑制的。”

    “好,我要的就是先生这句话!”

    朱慈烺笑一笑,站起身来:“先生早点休息吧,我告辞了。””

    “殿下。”

    吴有性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你将臣招来,到底何事啊?”

    “当然是为了瘟疫,不过先生不用着急,容我安排一下,到时,我大明的安危,就仰仗先生了。”朱慈烺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先生的瘟疫论可编撰完成了?”

    吴有性微微吃惊,想不到太子爷连自己写书的事情都知道,赶紧拱手:“还剩最后一部分。”

    “好,完成之后,由我为你刊印,并且分发到大明所有县府!”

    “谢殿下。”吴有性激动的无与伦比。

    这个时代出书,不但没有稿费,反而要自己贴钱,唯一能赚到的就是名声,因此,朱慈烺帮吴有性出书,真是帮了吴有性的大忙,更何况朱慈烺身为皇太子,他帮吴有性出书,本身就有巨大的加持作用。

    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六年,也就是明年,京畿地区将会爆发一场大瘟疫,死者数十万,这也是李自成为什么能轻松的攻到北京城下,而北京毫无抵抗能力的原因之一。

    这一世,朱慈烺要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