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三国恩怨

    第214章 三国恩怨 (第2/3页)

家造船厂,只勉强能造出四百料以下的小船,料是中国古代船只的一个计量单位,四百料的船,排水量也就是几十吨。这样的小船在长江和近海航行的还凑合,但无法远航,为长远计,大明的造船工业极需要获得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

    郑芝龙手里倒是有一些西洋大船,但不是国内船厂制造,大部分都由掳掠的商船改建。

    因此,朝廷要用船,朱慈烺只能从荷兰人身上想办法。

    当然了,如果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愿意租借船只,他也是热烈欢迎的。

    很快的,三位代表就走入了王府。

    对他们三人来说,能见到大明帝国的皇太子,是一种莫大的荣宠和从天而降的惊喜,这几十年来,为了通商,为了能和大明朝发展正常的关系,这三国绞尽脑汁,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游说大明朝上下各级的官员,但除了葡萄叶人有所收获,被明廷准许在澳门居住,并且有一定的贸易权之外,其他两国都没有被明朝正式承认。

    因此比起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更着急。

    三人都捧着一个盒子,或长或方,显然是带给朱慈烺的礼物。

    葡萄牙的代表是一名叫曾德昭的商人,曾德昭是他的中国名,葡萄牙名是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西班牙的代表是一名叫阿尔瓦雷兹.西梅多的传教士,简称西梅多。奇怪的是,他虽然是西班牙人的代表,但本身却是葡萄牙人。

    荷兰人的代表是汤若望的德国老乡,也是传教士,名字叫克鲁士。

    明末时,这三个欧洲国家跟大明往来是最为密切,也垄断了大明对世界的贸易,大名鼎鼎的日不落英国此时正处在内战中,对东方大陆无暇顾及。

    三人都是高鼻深目,标准的欧洲人,其中曾德昭的中文最好,西班牙代表西梅多身材最是高大,汤若望的老乡克鲁士最帅最年轻,刚三十五岁,乍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