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顺天巡抚

    第349章 顺天巡抚 (第1/3页)

    “喜峰口是蓟州防区,属蓟辽总督刘策管辖,建虏入塞,袁督师虽有责任,但刘策的责任是不是应该更大呢?”张家玉一问。

    第二罪,蓟州僭越。

    这一罪,张家玉是承认的,袁崇焕在蓟州确有指挥失当之处,但不承认袁崇焕通敌,建虏绕过蓟州后,下一道防线是三河镇的侯世禄和顺义镇的满桂,照袁崇焕布置,哪怕蓟州有失,这两个地方也依然可以堵截住建虏,但人算不如天算,侯世禄提前率军撤往京师,满桂弃守顺义,致使建虏从容杀到通州城下。

    前方该堵截的没有堵住,袁崇焕无奈只能继续追下去。

    袁崇焕追到顺义后,投降建虏的顺义知县来拜见他。袁气愤的说:“虽然我有尚方宝剑,但蓟州不在我敕谕的权限范围,要不我早砍了你的狗头!”

    至于京师城下的血战就不用说了。

    在追击中,袁崇焕曾经曲线前行,有人攻讦他是故意纵敌,但却袁崇焕曲线前进保护的是河西务、通州、张湾等漕仓重地,建虏深入大明腹地,粮饷补给全靠劫掠,如果让建虏得了粮仓,其势怕更难遏制。而大明各地的援兵也需要漕仓中的粮食,袁崇焕守卫粮仓,不得不曲线前进,并没有不对。

    第三罪,说因为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导致尚可喜等人投降建虏,但张家玉不同意,他认为其因缘结果尚有可议之处。

    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崇祯元年,尚可喜投降建虏是崇祯六年,时间过去了五年,袁崇焕也已经死四年了,其间尚可喜奋勇杀奴,镇压皮岛兵变,其家人在崇祯四年的旅顺之战时,包括妻妾及家眷侍婢数百口全部投水殉国,在此之前,尚可喜并无投敌之意,所以尚可喜的投降并不是因为毛文龙被杀,而是因为继任的辽东督师处置不当。

    最后是议和之罪。

    张家玉以为,袁崇焕和建虏议和不过是相互忽悠,争取时间备战,虽然没有经过朝廷的同意,但议和只是通信,并没有实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