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秘密行

    第556章 秘密行 (第2/3页)

必完成。”

    “嗯。”太子点头微笑,明亮的眼睛望着他:“此功若成,本宫必亲自上疏陛下,为你请功!”

    此时,在策马奔驰之中,吴三桂的脑海里却依然在回想着皇太子温和的笑容和明亮的眼神,笑容令他亲近,恍惚中有一种自己即将成为“李如松”那种简在帝心的名将的幸福和冲动,而太子明亮的眼神,却又令他有点发虚:难道自己心中的那点胆怯,已经被皇太子看出来了吗?

    “总镇~~”

    马蹄急促,一名年轻将领从前面转了回来,到了吴三桂面前勒马站住,喘息报道:“将士们已经连续行军三个时辰了,是否停下歇一会?”

    却是他手下的悍将郭云龙,郭云龙今年刚二十五岁,是吴三桂从下层士卒中选出来的一名勇武之士。

    吴三桂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右边隐藏在夜色中,看不到的层叠山峦和山峦上的绵连长城,毅然否决道:“不行,这里距离马兰峪不到一百里,极易被建虏发现,令全军加速前进,行五十里再休息。”

    “是~”郭云龙得令而去。

    夜色中,骑兵大队一直向东而去……

    马兰峪。

    第二日中午,担任前锋的两黄旗兵马赶到了马兰峪,然后迅速占据关隘,在关前左右扎下营寨,并向蓟州派出大量侦骑。黄昏时分,多铎率领的建虏主力出现在马兰峪关前。

    马兰峪是明军主动放弃的,没有经过战事,从城墙关门到关中的军舍房屋,都保存完整,也因此,多铎就将自己的大帐,安在了关内,当天色大黑,篝火熊熊之时,多铎在大账内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

    从马兰峪和点鱼关出关的道路都很崎岖狭窄,十万大军,最少需要两到三天才能全部出关完毕,而东面的大安口和罗文峪,道路更加难走,因此建虏大军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从这两个地方出关。

    出关已经定下,没什么好议的,出关之后的战略才是多铎召集众将商议的重点。

    到现在,阿巴泰的偏师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在全军渐渐传开,建虏八旗听了都是愤怒无比,各级将领连连请命,要为满达海报仇,蒙古旗和汉军旗就没有那么“雀跃”了,尤其是汉军旗,军心士气都比较低落--连续围攻玉田,战死战伤一万多人,碰了一个鼻青脸肿,却没有拿下玉田,信心受到很大打击,现在又要出关,在不明白建虏主子用意的同时,心中都不免有些忐忑:难道是要撤了?撤了就是败了,这次入关可是毛都没有抢到啊。

    汉军旗士气不高,但各个旗主在多铎面前,却不敢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懈怠。他们都正襟危坐,满脸战意,等着多铎分派命令。

    多铎坐在帅案后的虎皮大椅中,面无表情的环视众人,明亮的火烛下,清楚看到他脸色发白,但眼珠子却发红--从前日到今日,多铎一共只睡了两个时辰,偏师阿巴泰的全军覆没,玉田久攻不下,令他愤怒狂躁,根本难以入睡,他虽然没有中明国太子的激将之计,但明国太子信中的那些话,却是深深刺激到了他,尤其是明国太子提到了他的母亲,乌拉那拉氏-阿巴亥,被黄太吉暗活施诡计,活活逼死,被迫殉葬的往事,更是令他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也因此,昨天到今日,他几乎很少说话,身边的各个奴才更是大气都不敢出,只恐一个不慎,就触了主子的霉头。

    军议开始。

    两个奴才张着明国地图,就站在多铎左侧,以作为众将提出建议时的参考。

    英俄尔岱首先发言。

    虽然阿巴泰的偏师已经全军覆没,但英俄尔岱并没有退却的意思,照他的意思,破关入塞不受影响,十万大军绕过蓟州,从墙子岭或者古北口一代入塞,明人倚仗的不过就是城墙和工事,只要破了城墙入了关,一切就都任由大清铁骑驰骋了。

    满将基本都是这样的心理,尼堪更是大喊赞同。

    至于如何破关,英俄尔岱还是采取老办法,那就是沿着长城往西走,多派侦骑,但发现明军防守薄弱之处,立刻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