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祖大寿之死

    第1200章 祖大寿之死 (第2/3页)

辽东无望,他遂绝食而死。”祖大寿声音和表情都很古怪,文天祥是他所想,但他却无法成为,张春为救他而来,却成了文天祥,今日他又捧着张春的骨灰,返回大明。

    祖泽清对张春的事情有所耳闻,但并不清楚,今日听老爹说,方才是明白。

    “据说,隆武陛下对张春十分尊崇,登基之后,在祭奠辽东诸将时,单独将张春的名字列了出来。张春信佛,死后火化,骨灰就存放在白喇嘛庙,这个事,大明朝廷以前并不知道,直到前年乌克尔河之战前,方才是得到了消息,于是在洪承畴和我之外,大明又索要张春的骨灰。”

    “但彼时多尔衮已经知道议和无望,隆武难以对付,加上张春其人其事,令多尔衮厌恶,因此,他没有答应大明的要求。”

    “但现在,多尔衮不得不同意了,为了讨隆武的欢喜,表现卑微和诚意,不惜抛出我,又令我带上张春的骨灰……”

    听到此,祖泽清惶恐道:“既然是明国想要的,父亲送回,不是有功吗?”

    祖大寿凄凉的苦笑一声:“我送回张春的骨灰,或令隆武欣慰,但要因此饶了我的性命,却也是难,多尔衮那般说,不过是为我壮胆,不让咱父子看的国书里,多尔衮一定写了张春,也写了咱父子。”

    “如果我不知道其中实情,说不得可能会有侥幸,但可惜啊,多尔衮太小看为父了,我当时一端,就已经知道是何物了,金箔盒子做的再好,封条再密,也不能隐藏其间的死灰气。”

    祖泽清听的满头是汗----这么说,辅政王一开始就操了令他们父子去送死的心思?

    “我已经是必死,不服命,会被多尔衮杀,从了命,会被隆武所杀,所以为父只能半从命,半不从命,进到这大凌河,进到为父当年人鬼殊途的起点,一切便可以了结了……”祖大寿凄凉。

    “父亲……”

    “不要哭,你将这个拿着。”祖大寿从怀中掏出两卷纸。

    祖泽清双手接住,低泣;“这是什么?”

    “一卷是为父向隆武陛下进呈的悔罪书,另一卷是从沈阳,辽阳,一直到海州的建虏兵马驻扎和防守图,是为父一路观摩,又临时草画的,虽然不是百分百的准确,但却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你将它们献给大明朝廷,加上你的二哥三哥都在大明,隆武陛下或可饶了你这一条的小命。”

    “父亲……”祖泽清的哭声有点压不住。

    “就这样吧。”祖大寿闭上了眼睛,痛苦道:“当年我就该死在锦州,不然何有今日的屈辱?我祖家世代为将,我祖大寿少年时也立誓要做一个忠义之人,流芳百世,但谁想花白头颅之际,竟然是这般的下场和名声?我不甘啊……”

    说道最后,他微微颤抖,眼角流下了两滴浑浊的老泪。

    “父亲……”

    ……

    第二日清晨,祖大寿忽然暴毙于大凌河边。

    此消息,六百里加急,迅速急报隆武皇帝。

    隆武帝看完急报和祖大寿的悔罪书,也看到了祖大寿草画的沈阳辽阳海州等地的建虏兵马布防和调派图,心里明白,祖大寿的悔恨虽然未必全是真心,但他想要保存自己儿子的念头,却是真真切切的。

    就历史来说,祖大寿两次投降虽然都是辜负了朝廷,背弃了忠义,但就实际情况来说,两次投降之前,他其实也都尽力了,这一次大凌河之时,城中明军甚至已经是人相食,第二次锦州投降,也是在洪承畴兵败,孤立无援之后。

    祖大寿虽然没有尽忠,但也算是尽力了,比起不战而降,或者是小战即降的辽东诸将,祖大寿也算是有可怜之处。

    加上他带回了张春的骨灰,血写的悔罪书和祖泽清献上的建虏军事布防图,算是弥补了一些罪过,既如此,隆武帝也不打算再追究他了。

    “传旨,赦免祖泽清,将祖大寿葬于锦州,朝廷不降罪,不褒功,是非功过,就由后世评论吧。”

    “遵旨。”

    “至于建虏的求和,朕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无条件的投降!如此,朕可保福临和多尔衮性命无忧,建虏上下,我大明也会妥善安置,如果建虏不同意,那大明就只能举国灭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