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九章 付诸行动(上)

    第一一四九章 付诸行动(上) (第1/3页)

    1996年对国内计算机界来说,是家用电脑发展年,电脑开始进入普通家庭。

    1996年对全球计算机界来说,也是值得特别一提的一年,美国人购买pc及其软件的开支高于在电视方面的开支,标志着个人计算机工业的新里程碑。

    从1993年开始,美国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ibm、paq和ast先后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工厂。

    联想公司成为ibm和ast电脑在国内的最大代理商。ast公司在中国实施教育和家庭电脑计划,希望占据中国家用电脑市场份额的50%;仅占全球电脑市场1%的中国电脑市场,同样受到96年夏秋时节席卷全球的电脑降价风暴的影响,联想集团率先发起

    “万元奔腾电脑普及风暴”,以多媒体概念推广家用电脑,以保持联想电脑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继联想之后,长城、方正、实达、浪潮、东海、金陵、王马、海华、北方等电脑公司相继推出了多款家用电脑,家用电脑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96年度,联想集团的销售额为95亿元,利润为2亿元,其中海外市场的营业额为7亿美元,联想电脑的年销量为22万台,占国内个人电脑市场的13%。

    1996年底,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显示,联想电脑超过ibm电脑,成为中国电脑市场第一。

    《96年中国电脑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购买电脑的用途方面:53%的人用于工作,37%的人用于子女教育。

    家用电脑的价格选择:40%的人认为3000-5000元可以接受,27%的人认为5000-7000元可以接受。

    个人电脑品牌:25%的人购买自己装配电脑,23%的人购买联想1+1电脑,14%的人购买paq电脑,13%的人购买ast电脑。

    家用电脑购买计划:42%的人计划3年内购买电脑,27%的人计划1年内购买电脑,13%的人计划半年内购买电脑。

    家用电脑购买场所:51%的人选择专门的家用电脑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