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难五害

    第11章 三难五害 (第1/3页)

    团练判官温庭皓为崔彦曾分析了当下形势,总结为“三难五害”:如今讨贼有三难,而纵贼有五害。

    朝廷下诏赦免,而我们擅杀之,一难;

    率领他们的父兄,讨伐他们的子弟,二难;

    盘根错节的关系,牵连人员众多,势必导致杀戮太多,三难。

    戍卒擅归,如不惩治,诸道戍卒纷纷效仿,一害;

    士兵杀长官而无罪,又成不好榜样,二害;

    他们制造兵器,招纳匪寇,壮大实力,再不及时镇压,将成大麻烦,三害;

    城中将士与他们都是亲属,若再联合银刀军余党,里应外合,后果难以想象,四害;

    现在他们已经逼迫官府,罢免朝廷命官,编为独立团,这难道不是银刀军死灰复燃吗?五害。

    这其中有重复。我们可以稍作总结归纳:

    根本的纠结点就两条:不能讨,不好讨。

    不能讨,是政治风险。朝廷的抚慰政策掣肘,困扰着令狐绹和崔彦曾。

    不好讨,是军事风险。庞勋党徒与徐州城军民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投鼠忌器。即便成功讨平,后续的处置工作也是一大难题,杀太多就会激起民怨,杀太少就会留下隐患。

    同时,通过这次会议的讨论,我们也不难看出,庞勋所谓的“密旨”根本就不存在。朝廷从来没有给崔彦曾下过擒杀擅归徐卒的密令。否则政治风险就无从谈起,崔彦曾也不必如此左右为难。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朝廷未必及时了解庞勋党徒的所作所为,计划不如变化,藩镇将帅应该随机应变,灵活改变不合时宜的政策。哪怕要冒巨大的政治风险,罢官免职在所不惜。崔彦曾终于痛下决心:镇压徐贼!

    庞勋匪帮公然威胁朝廷,暴力抗法,妨碍公务。从现在开始,对他们的称呼也将由“徐卒”改为“徐贼”。

    崔彦曾一方面调兵遣将,一方面也赶紧派人向朝廷通报最新的特殊形势,阐述出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出征前,崔彦曾做了重要的战前动员,向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