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野火烧不尽

    第1040章 野火烧不尽 (第1/3页)

    值此蜀地民乱几近失控、心腹宦官养寇自重、朝中无人可派的危难之际,赵光义灵光乍现,「我怎么把这个愣头青给忘了!」非常之事,必交由非常之人。

    赵光义下诏,以张咏知益州,许以「便宜行事」。小伙子,拿上哥的尚方宝剑,放飞自我吧。

    994年9月,张咏抵达成都。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可张咏还未到任,就已经烧了一把火,很有张咏特色。

    在上任途中,张咏发现高速公路上连绵不绝全是由陕西往蜀地运送粮食的辎重车队,于是便询问城中驻军数量和粮食存储情况,结果得到了一个惊人的回复:城中有三万军队,存粮却不足半月之用。

    经进一步调研,张咏发现蜀地的民间尚有不少余粮,如果能就地取粮的话,就可以免去长途补给,能给朝廷省下一大笔开销。但总不能强行征粮吧,要不然又要催生出无数王小波、李顺、张余了。张咏还探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蜀地的盐价居高不下,这当然是官府垄断经营的结果。

    于是,张咏就颁布了一条改革措施:下调盐价,并允许百姓用粮食换盐。让利于民,消除「剪刀差」,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蜀民喜迎盐价下调,纷纷拿粮食换官盐。不出半个月,张咏就筹集到了数十万斛粮食,军民皆欢呼雀跃,唯有贪官蔫头耷脑。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成都军粮已经有两年之用,于是张咏上奏朝廷,请求停止从陕西转运粮草。

    赵光义得到奏章,大喜过望,当即赞扬道:「这小子啥事儿不能解决啊?有他在西川,朕可高枕无忧啦!」

    正式到任后,张咏不出意外地与王继恩爆发了矛盾。原因是王继恩要官府拨付军马的草料,而张咏不给草料,只折算成现金。

    王继恩怒了,把铁钱扔到地上,「你家的马能吃铁啊?」

    张咏反唇相讥,「你家的草料是大风刮来的啊?草料来自草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