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义军

    第一百零六章 义军 (第2/3页)

以王举为统制,驻营设于舞阳。

    左军辖徐心庵、韩奇、殷鹏、唐青四厢精锐,编一万两千名甲卒,驻营设于楚山,分戍东线诸城寨,隶属于左司马院统辖,徐武碛以左司马兼领左军统制。

    水军以许凌为都虞侯,编三千水军将卒,受左司马院节制,驻营设于周桥,协防淮河上游诸城。

    右军辖陈子箫、徐武江、唐盘、王宪四厢精锐,编一万两千名甲卒,负责西线防区的守御之事,徐怀兼领右军统制;驻营设于舞阳,分戍西线诸城。

    楚山常备兵马规模还要小得多,敌军京西四州总管府辖有两万精锐赤扈骑兵不说,同时还将一批诸蕃族健锐改习战,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淮上面对京西敌军还是处于劣势的。

    徐怀朝北面的辽阔原野眺望过去,眉头微微皱着,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迎来反攻的时机。

    “嗒嗒……”十数骑沿着洪河左岸朝山谷驰来,经过乌桕城工地没有停留,沿着山道往山庄这边而行,很快就来到山庄前院的巨石前。

    “节帅好雅兴啊,在这里看风景哩!”周景与张雄山、王峻等人下马来,行礼道。

    “你们此行辛苦了,有什么好消息带回来?”徐怀看向周景身后张雄山、王峻等人问道。

    汝颍会战后,最重要的事务除了部署、完善滍水沿岸的防御外,就是联络撤入嵩山之中的义军。

    这个联络,不是派人去传几封书函这么简单。

    更为关键的还是尽一切可能,帮助义军及当地的抵抗势力,在嵩山之中站稳脚,更好的从侧翼袭扰、牵制许郑等地的敌军,减少淮上正面受到的军事压力。

    因此张雄山带队,与王峻、柳越亭等人往嵩山走了一趟,两个月才返回淮上。

    “总体来说,收获还是颇丰的!”张雄山说道。

    “这么说,还是遇到一些困难喽?”徐怀说道,示意周景、张雄山等人直接爬到巨石上来说话。

    张雄山详细说起嵩山此行种种情况。

    徐怀率部潜袭汴梁,总计联络蔡河、涡水沿岸逾万名抵抗义军共同进退。

    潜袭汴梁期间,徐怀位高权重、威势凛然,同时徐怀身先士卒,亲率侍卫亲兵精锐连战皆捷,极大激励义军首领、将卒争功勇战,前后都没有暴露出什么大的问题来,但张雄山这次带队前往嵩山,就发现义军内部存在很多问题与矛盾。

    抵抗军到底成分太复杂了。

    朱仙驿一战之后,约有四千义军将卒,是直接在韩昌甫等义军首领的率领下往西撤入嵩山,但他们当中大部分将卒,最初选择往西撤入嵩山,主要还是觉得往南突围的胜算更小。

    等到汝颍大捷的消息传到嵩山,他们中就有很多人更希望能南下,而非留在被众敌围困的嵩山之中坚持作战。

    当然也有一部分抵抗军,并没有参与潜袭汴梁的战事,仅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