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李家崛起 第三十四章 崇文尚武

    第二卷 李家崛起 第三十四章 崇文尚武 (第2/3页)

下了!”

    ……

    现如今,李家坳里居住的所有人,均为客家人。

    客家人,是中原人南迁后,当地人对中原人的统称。

    中原是历代皇廷发展的中心。文风鼎盛,上至仕大夫,下至黎民百姓,历来崇文。对读书人,很是崇敬。

    然而,随着五胡十六国的入侵,中原百姓明白,如果单单只会读书,可远远不够。单靠笔杆子,可杀不了敌人,更保卫不了家园。所以他们渴望强大的武力。

    长年迁徙的艰难,让客家人明白,没有武力,自己的生命,脆弱得与蝼蚁无异。当年李家一千多人口的大族,南迁到汀州时,也只余二百多人口。

    于是乎,客家人秉承了中原鼎盛的文风,无论贫富,均崇文重教。以耕读传家,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普遍在祠堂里设学堂。

    在重视读书的同时,客家人也非常重视习武,具尚武精神。在客家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书要读,武要练,老婆唔娶都随便。”

    (这并不是作者杜撰,史上却有记载。

    史籍有载:“客家人豪侠,性悍,骁勇善战,男子多从军,其勇甲于百粤。”以客家人为主体构建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文天祥的勤王大军,力抗蒙元;太平天国的骨干领导人和精锐底层,均是两广客家人。而红色中央军的主力,大部为赣南、闽西的客家子弟兵。

    另外,客家子弟兵,对今日幸福生活的建立,也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贡献。在这里不便多写,容易被和谐。大佬们可查阅度娘)

    所以,自从李皓峰会飞的消息传开,并从李泓毅的口中确定,李皓峰以四岁的年纪(过完八月生辰,现在已经是五岁了)就突破至王者境界后。

    李家坳里不管男女老幼,只要家里有孩子的,或者青壮年自家。都纷纷带着自家最珍贵的东西作为礼物,或领着孩子,或自家前来李皓峰家里。(备注:自家,客家话直译,自己的意思)

    请求李皓峰收自家,或自家的孩子为徒。

    对前来求学的人,李皓峰欣然应允。

    可是因为人数实在太多,几乎所有青壮年,和孩子都来恳求拜师学武。李皓峰一个人可教不过来。

    只能抚慰众人,李家将会建立一个学堂,待学堂建好后,再将所有拜师的人,全都收纳。

    所以,暂时只收了李家的青壮年及孩童,当做后备教头来培养。

    李皓峰心想,既然已经决定了建学堂。重新选址太过麻烦。干脆将晒谷场前方,尚在建设中的,“神农机械展示大楼”,改成了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