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八方来投 第八章 这是要建一个师吗?

    第三卷 八方来投 第八章 这是要建一个师吗? (第1/3页)

    翌日刚到卯时,天边刚有些鱼肚白。李皓峰和李泓毅等几个李家坳武力值最高的一批人,领着李家一百三十三名宗师高手,来到李家坳村庄后方二里处。

    这里有一处较为宽阔平坦的荒地。背靠山林,正面对着主河流。原本是打算烧荒,屯田种粮的,后应李皓峰的要求,将这里建成了军事训练基地。

    整个基地,长宽各四百米有余。中间一个大操场,操场周围布满了平衡木,木桩,高五米的障碍墙,攀爬绳,及各种用麻绳编成的高低不同的网子,立着各种高低单杆,双杆,攀爬梯,平衡梯。还有一千个从两百斤,到五百斤等不同重量的石锁。

    此刻,基地后方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最后的建设。河里立着的三个大型水轮动力车,正在高速运转着,为基地建设输送动力。搅拌机,传送机,正源源不断的将混凝土,由河边输送到基地后方的半山腰上。

    基地后边的半山腰上,两栋长达五十米,宽二十米的五层建筑框架,正在对顶层进行最后的灌顶。

    今天是“神农机械”商卫队开始训练的日子。

    此时这个基地内,已经站满了报名成功的青壮年。商卫队的待遇很好,不但能跟随李皓峰习武,还包一天三顿的饭食。更重要的是,每月还有五两银子的俸禄,一石粮食的补助。以至于原本只计划挑选四千人参与淘汰制训练,到后来所有符合条件的流民都前来报名,最后竟然有六千多人。

    又不能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无奈之下,经过李皓峰同意,全部留下来进行淘汰训练。大浪淘沙,优中选优,最终只会有一千人留下。

    冷兵器时代,练兵就是练军中武艺,练战阵较多,其余就是力量,奔袭,对战训练。科目较少,比较枯燥乏味,很容易生出厌倦的情绪。

    而李皓峰则决定训练出一支,精通武艺,熟悉战阵配合,同时单兵作战力强,能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战斗的军队。简单的说,就是特种作战部队。对于前世身为潜龙特战大队大队长的李皓峰来说,这是他的老本行。

    在华夏历史中,各个朝代都有过特种作战部队的出现。如春秋时铁鹰锐士,魏武卒, 汉朝末年的陷阵营,陈隋的燕云十八骑,南宋的岳家军,也称背嵬军,明代的戚家军等等都是成规模的特种部队。每位士兵都是能够以一当十,以一当百,是精锐中的精锐。

    报名参加商卫队的人,都是中原来的流民,都是失去家园的穷苦人家。他们吃得了苦,心中都有对鞑虏的恨,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保护家园的信念。只要坚持训练,再加以李皓峰传授的武艺,成为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是必然的,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六千多青壮年,正在好奇的打量着训练场上的那些器材。觉得既陌生又新奇,好奇这器材是干什用的。

    看着黑压压的六千人,李皓峰激情澎湃。回想起上一世的那些峥嵘岁月。当下就激动的飞至半空,做起了训前动员大会。

    “勇士们,你们知道‘神农商卫队’是做什么的吗?它是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