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大明巨变

    214大明巨变 (第1/3页)

    公开审判的信息通过大明报,和那些辛劳的读报先生,很快就在大明境内流传开来。

    一些有眼光的人,敏锐的意识到到了接下来,大明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结合之前,朝廷大力推广学堂。一些有眼光的人,纷纷把自己的学生从私塾给拽出来,丢掉了朝廷开办的学堂。

    再加上人的从众心里。

    一时间,朝廷开办的公共学堂,人满为患。

    以前很多世家不把子弟放入朝廷开办的朝堂,是因为孔圣的超然地位。

    虽然陛下登基之后,直接废除了八股文的崇高地位,引入了杂学等。

    但是一直以来,儒家经典一直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教育结构,决定了上面的选择。

    经过儒家几千年的发展。

    在大明,其他学科,在儒家面前只能算渣渣。

    天下是需要文人治理的。

    即便朱由检觉得儒家适合做人,并不适合治国。

    但是在没有培养出其他人才之前,也只能缓缓的增加杂学的比例。

    朝廷开办的学堂火爆倒是出乎了朱由检的预料。不过对于这种好事,朱由检自然不会拒绝,至于培养学生消耗的那些钱粮,和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大明的贡献一比较,那就只能算是毛毛雨。

    世界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后世用无数人生命总结出来的真谛。

    国家弱小,势必会被人欺辱。

    野蛮毁灭文明的事情,以前有,现在有,今后也不可能会断绝。

    国家想要强大,必须着重发展科技。

    科技想要进步,离不开科学家们不断的努力。

    优秀的科学家,再加上适宜的发展环境,才能保证科技不断发展。

    想要出现优秀的科学家,教育那是必不可少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趁着各国还在没有意识到全民教育重要性的时候,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从而奠定大明的万年基业。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

    天上的星星十分耀眼,每个人都想成为其中的一颗。

    可是,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地上的一块瓦砾,与天空相差着十万八千里,任凭风吹雨打,历经寒霜酷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