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巡视蓟州镇

    385巡视蓟州镇 (第1/2页)

    蓟州,后世河北遵化东的三屯营。

    蓟州九边中最大的军镇,永乐时期初定为85006人,万历年间增长至十万人以上。

    所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抵居庸关的灰岭口,长一千二百馀里。

    这段边墙在明京师北方,是维系京城安危的重要屏障,因此边墙是用条石、青砖垒砌成的,非常坚固。

    居庸关一带的城墙有三重之多,长城沿线关口众多,分为东、中、西三段防守。

    蓟州镇的军务直接关系到京城的安危,是九边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军镇。

    蓟州镇可以分成三部分。首先是东部。

    滦河流域分布的一系列城镇如迁安、卢龙及抚宁防御从东部关口进犯的敌人。

    然后是中部。中部的核心是是蓟州镇总兵驻扎的三屯营,并有遵化及迁西互相呼应,这里四周环山,地势险要,防守从喜峰口和青山口进犯的敌人。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多次加固三屯营城墙,并在长城沿线修筑大量空心敌台,把这里变成了坚固的要塞,多次击败来犯的蒙古诸部,还擒获过朵颜部董狐狸的弟弟长秃,使其再不敢来犯边。

    蓟镇西部最总要的关口就是古北口了,古北道是翻越燕山山脉最长的道路,并且抵达密云后不像东部和中部有那么多城镇打下来就可以作为落脚点,所以这里的敌情相对中部和东部较少,但是一旦有敌情的话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比如庚戌之变俺答汗就是从古北口入关。

    蓟州镇到明朝中期武备废弛,到处漏风,庚戌之变被蒙古军队轻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