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南下

    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南下 (第2/3页)

具进行切削是不是就能切削出圆形呢?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黎叔林的心情豁然开朗,他开始一遍遍的修改草图,直到他认为图纸已经完善的差不多的时候,才将图纸交给工匠制作。

    这是一台简易到极点的车床,就是一个大木制框架,上面固定了一个手摇的手柄,手柄连接着一个特制的夹具用于固定工件,为了保证工件的稳定,在夹具水平方向的对面是一个用于顶住工件使得工件不容易晃动的装置。

    将工件固定好以后,两人配合,一人负责在后面摇动手柄让箭杆毛坯快速转动起来,一人站在侧面手持刀具对毛坯进行切削。

    试验过几次之后,黎叔林就发现了问题,手持刀具稳定性太差,这台机床还需要继续改进,这一回只改进如何使刀具均匀进给。

    到了这一步,其他工匠也能参与进来,最后做出一个通过滑轨来控制进给装置。

    滑轨上刻上刻度,向前推多少就能切多少,这样一来稳定性大大的提高,经过磨合性能之后,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也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树点歪了,把科技点全部点在了榫卯结构上,可以说是把木制榫卯结构做到了极致,偏偏却没有发明出螺丝这种划时代的工具件。

    -----------

    范安身上的羽绒服穿了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新的问题出现了,羽绒服开始不断地往外钻毛,范安的身上就像长了一身的鸭毛。

    脱掉羽绒服里面也一样开始往外钻毛,朱瞻基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现在的纺织技术,无法将布匹织的细密,鸭毛是从布匹的经纬交汇处钻了出来的。

    要想解决钻毛的问题必须改进织布工艺,只有织布工艺提高,才能织出细密的布匹。

    这就是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不是某个先知者一拍脑袋就能制造的出来。科技树需要一点点的攀登,任何投机取巧只能获得一时之利。

    放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