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税收杠杆

    第一百四十三章 税收杠杆 (第1/3页)

    朱瞻基非常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有急迫感,正因为他的急迫感,有时候朱瞻基做出的决定会让很多人不理解,可是经过时间的验证却又发现他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也是他威望与日俱增的原因。

    所有人都愿意跟着一个一直走在正确道路上的领导者,而不愿意跟着一个一错再错的领导者。

    对于朱瞻基提出的问题,众人谁也给不出答案,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里农桑才是国家的根本。

    看着众人谁都不做声,朱瞻基轻咳了一声:“咳!咳!”

    众人的目光聚焦到他的身上,朱瞻基看着众人说道:“你们看到的是个人的利益,所以你们的首选就是哪个挣钱多就选哪个,这是人之常情,毕竟人都是逐利的。

    朕看到的首先是国家利益,然后才是个人利益,与‘保洁日化’相比,‘全聚德’的利润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然而朕看重的是一个商铺或者说作坊能够带动的就业人数。

    直接依靠着‘全聚德’吃饭的人有几百人,这些人在为‘全聚德’创造利润的同时,他们也养活了一个家庭,因为有他们的工作,至少他们家庭不会为了三餐发愁。

    这还是直接影响力,间接的影响呢?房山县一县的百姓,因为养鸭、种藕、养鱼,日子都好过起来,这都是‘全聚德’的功劳。

    若是整个大明有一万家这样的商铺,又能解决多少人的衣食问题?老百姓手里有了余钱,才敢花钱。

    原本一年换不了一身的衣裳,也许手里有了余钱之后就能一年做上两身。家里的茅草房是不是也应该换成砖瓦房,平时不舍得喝的烧酒是不是也能喝上一点儿!

    一个人的改变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没有任何的作用,若是大多数百姓的日子都得到了改善,是不是反过来又能刺激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起来之后,朕能收到的商税也会越来越多,这些收上来的商税又能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