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平安南(八)

    第二百零七章 平安南(八) (第2/3页)

到下半句后脊梁骨发凉,这哪里是仁慈啊,分明是让安南人当牛做马永无出头之日。

    “陛下所言甚是,我大明以仁孝治国,确实不该多造杀戮,将这些匪徒卖给旧港军户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看到薛禄如此上道,朱瞻基对薛禄大加赞赏,称赞薛禄是大明柱国之臣,大明有这样的忠臣扶保国家不强,百姓不宁。

    薛禄知道皇帝给他带这么多的高帽子,就是让他去安南干脏活的。想着未来几百万的安南百姓都被自己用各种理由贩卖到南洋各地,真不知道史书上对自己该是什么样的评价。

    不过皇帝的意志就得不折不扣的执行,不然他手下这一个协的官兵分分钟就会教他怎么做人。你薛禄效忠皇帝陛下,按照皇帝陛下意志做事,你是我们长官,若是有丝毫的不满,对陛下的命令阳奉阴违,官兵们回头就会把你抓起来。

    他可是亲眼见过羽林军是怎么练兵的,那对皇帝陛下都是狂热的忠诚。而且羽林军的军饷待遇冠绝于整个大明的军队,一人当兵就能让一个五口之家温饱有余。

    可以说在官兵们的心里,是皇帝陛下给了他们好日子,更给了他们尊严。在羽林军中不存在欺负新兵喝兵血的情况,除了训练的时候,长官不得打骂士兵,若是有人敢于在非训练时打骂士兵,轻则开革出羽林军,重则甚至会有牢狱之灾。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是有人不信邪,老子当官都不能随便管教士卒,如何能在士兵心中树立威信?

    顶风作案的结果就是被清除出羽林军的队伍,羽林军到现在只有三万多人,一方面是因为军饷军费开支巨大,皇帝有些承受不起,另一方面选兵严格也是军队数量涨不起来的原因。

    薛禄带着羽林军赶在新年来临之前来到安南,黄福没有盼来朝廷派过来的官员,却盼来了五六千人的皇帝直属军队。

    黄福实在是难以相信一群大头兵能够管理好民政,别没有管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