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战争流民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战争流民 (第2/3页)

仓施粥让流民保证饿不死。其他的臣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为了不让流民影响临清正常的生活和防止反贼的细作混进流民当中,臣在城东划出一片土地专门安置他们。

    流民营地每天都有各种案件发生,让臣焦头烂额,陛下您来了实在是太好了,赶紧给臣派个赈济大臣,负责流民的赈济任务吧!”

    朱瞻基看着董怀礼的胖脸上纠结的笑容安慰他道:“安置流民是很辛苦,不过一旦安置妥当,流民带给临清的会是翻倍的收益。

    人口永远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产,他们会给临清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简单的让他们不饿死,而是要想办法创造就业岗位,让他们自食其力。”

    “这个臣也明白,总体上临清还是缺人的,各家工坊为了争夺工人,已经在不断的提高工钱。这次的流民可以有效的补充临清的工人缺口。

    不过这是长远利益,眼下还没有哪个工坊敢雇佣这些流民,没人知道这些流民的品性如何。若是品性恶劣,不但给工坊带不来效益,还会带来麻烦。

    臣想着利用这些流民将临清的道路都休整一遍,在休整这些道路的时间里,这些流民的就能慢慢陪养出规矩。”

    “这是很好的以工代赈的办法,借此将临清的道路整修一遍,道路通畅了,商品的流通就会加快,市场也会更加繁荣。

    市场繁荣官府就能收到更多的工商税收,进一步的促进临清的发展,朕对此乐观其成!”

    “陛下!自从临清施行新的商税政策之后,除了上交朝廷的固定田税之外,临清的财政一直很宽裕,每年都有盈余。

    临清并不缺钱粮,可是却缺管理人才,就算臣把三班衙役都撒出去,又能负责多少流民,臣缺人啊!”

    这是无解的,大明目前的官僚培养体系,根本不注重基层官吏的培养,在底层完全就是野蛮生长,可以说皇权根本无法控制县以下的地方。

    董怀礼也是一样,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