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皇帝授课(七)

    第三百八十章 皇帝授课(七) (第2/3页)

民们走后,朱瞻基问学生们:“今天的事你们可有什么看法?”

    “陛下这是以利诱之,若是没利百姓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就动员起来,这样做首先朝廷要有钱才行!”一名学生回答。

    “刚才的学生说的以利诱之,首先要有钱,那如果没有钱的时候是不是就不能做事了?所以我认为首先是做事的态度,是不是真的想解决问题。

    只有真心想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有钱有有钱的做法,没钱有没钱的做法!”另一个学生说道。

    刚才说话的学生不服气,反驳道:“陛下问的是对今天的事的看法,你跑题了!”

    “他没跑题,你俩说的都有道理,还有人有看法吗?”朱瞻基定下调子。

    “陛下!学生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做的是谋定而后动,就拿今天之事,我们是在进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预案,尽管扮作游方郎中的学生没有用上,可是有备无患。

    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事半功倍,不过眼下我们还有一个隐忧,那就是我们带的现钱不多,尤其是铜钱更少,若是百姓捕捉的蝗虫太多,学生担心铜钱不够。”李昊提醒。

    “钱的问题不是问题,我们登岸之时就已经派人进京送信,皇家粮业自然是知道我们会奔着武清县衙的方向行进。估计用不了明天晚上,皇家粮业就会派人来接手我们的摊子。

    我们这是在为皇家粮业做准备,朕想让你们看的是这次施政的得失在哪里?”

    “陛下!我们这样的救灾方式,就相当于以工代赈,我们用钱收这些一文不值的蝗虫,就是变相给百姓发钱,这确实是建立在朝廷有钱的时候,才能这么救灾。”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该不该救的问题。假如我们没有在蝗虫刚起时救灾,等到蝗虫将田里的庄稼全部吃完,百姓变成流民,朝廷救不救?

    那个时候百姓已经失去了一切能失去的东西,朝廷再开始救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