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风起江南

    第四百三十七章 风起江南 (第2/3页)

却不好说,毕竟臣身陷囹圄这么长时间,说话已经没有了分量!”

    “有没有分量不重要,朕就是要告诉他们,负隅顽抗就是死路一条。”

    杨荣只能点头称是,皇帝这是在给江南下最后通牒。估计在来年皇帝就要对江南下手了,江南的那些人肯定会吃大亏的。

    回到牢房,杨荣开始给江南的几家人写信,这些人在江南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人在皇帝的新政下,都是损失惨重,他们都对皇帝恨之入骨。

    若不是大明有强大的武力,这些人说不定还会山东百姓造反,甚至可能还会蛊惑还没有封藩海外的藩王令立伪朝与朝廷对抗。

    杨荣在信中详细的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以及皇帝根本就不可能做任何的妥协,等到皇帝腾出手来,一定会在江南施行土地清丈,士绅一旦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还能拿什么来对抗朝廷!

    这样的信件肯定会经过皇帝的过目,杨荣在信中所写都是中规中矩,没有任何越轨之话,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信件能在江南各地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朱瞻基看过杨荣写的信之后,不置可否的吩咐锦衣卫将信件送了出去。信件送到江南之后,立刻引起江南士林的极大愤慨。

    各地的士绅聚集在杭州声讨杨荣的背叛,都被皇帝关进了诏狱,还想着给皇帝做鹰犬,真是死不悔改。

    一名士绅激动的说道:“杨勉仁这老东西,居然为了活命,这么不要脸,这么多年我等可没少给他送银子,这些银子可是喂到狗肚子里了。”

    “老钱,别激动,杨勉仁可能也是迫不得已,毕竟一大家子好几百口子人呢,理解一下吧!”另一名士绅说道。

    老钱可是江左有名的豪绅,家中良田千顷,富甲一方。每年所产的丝绸号称能铺满半座城。就是这样一个豪绅,为了对抗皇帝的新政,竟然砍掉了大半的桑树,光是桑树一项就让钱老爷一年损失上万贯。

    可以说老钱那是对皇帝恨之入骨,当年江南的士绅在进行商议,如何对付皇帝收取关税的可恶行为。大家认为皇帝投入这么大收税,如果让皇帝收不上税,那么多的海关人员,还有海关缉私队和海军巡逻队的军饷皇帝拿什么给他们发饷?

    商议后的结果就是各家大户,削减桑蚕的养殖规模,让皇帝的对外贸易没有拿的出手的商品,他们甚至还想控制瓷器的生产,不过大型的磁窑一直都是控制在官方的手中,甚至如景德镇、绍兴等江南之地的磁窑大多都是宫中的产业,每地都有提督太监监督瓷器的生产。

    “诸位!按照杨勉仁的说法,我等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行为不会有任何的作用,皇帝陛下根本不会被我等的行为吓倒。

    听说这两年,海外贸易开展的如火如荼,皇帝每年依靠海外贸易,不但能够供养百万大军,还能有余力把那些泥腿子移民到海外。

    那独夫民贼现在是要兵有兵,有钱有钱,我等这几年的努力等于白费了啊!”

    “老钱说的不错,我等怎么都没想到,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竟然没起到任何的作用。那我等该怎么办啊?”

    “我等要不向陛下服软算了,反正就算是交税,出海贸易也还是有搞头的!”

    老钱一听就急了,这两年他的损失巨大,若是现在就服软,那些损失岂不是白白损失了。

    “老夫不同意与皇帝低头,若是现在就低头,我等损失谁来给我等弥补!”

    众人沉默了,江南这两年的损失巨大,而且江南本是财税重地,现在却连地方官吏的俸禄都发不下来。

    集中在豪绅手里的土地,他们想方设法逃避赋税,小民百姓本就没有多少土地,还要承担高额的赋税,这两年江南的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大量的百姓受不住官府的盘剥,陆续抛弃土地向上海集中,让上海的人力资源非常的充沛。大量人力的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