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摊牌

    第四百四十五章 摊牌 (第3/3页)

一定比例的天赋优免。

    如今代代更迭竟然让诸位认为是所有的有功名者都享有优免,而且诸位极其家人还利用这一优免,钻空子肆无忌惮的兼并土地,诸位置陛下于何地,置朝廷于何地?”

    士绅要的不是那点儿优免的钱粮,而是优免的特权,利用特权牟利是那点儿特权的百倍千倍,若是只是每年拨给一点儿钱粮,能有多少?

    杨士奇的话很明显就是在戳破文官编制起来的为自身牟利的谎言,这样在场的高官非常的不舒服,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斗归斗,谁也不会去触碰读书人的共同利益,比如以儒学为根本,以四书五经、《朱子集注》开科取士,比如士绅的特权问题等都是不能触碰的核心。

    这话皇帝可以说,大臣却不能说,不论是权臣还是天子近臣都是一样,可是今天杨士奇却把这个盖子揭开,杨士奇说出这话就是彻底跟士绅决裂,完全的站在了皇帝一边。

    “元辅也不能这么说,没有我等读书人,朝廷靠谁与治理万民,我等与天子共天下,难道得到一些好处不是应该的吗?”

    杨士奇看了张瑛一眼,他相信张瑛的话代表了大多数是士绅的思想,对于这种思想可能从前这么想没有问题,即使强大如太祖也离不开读书人的协助。

    可是当今却根本不需要读书人,这样说也不正确,确切的说是并不需要有功名的读书人,皇帝正在使用另一种方式培养官员。

    “张瑛,你真以为陛下离不开我等读书人吗?去山东看一看吧,除了坐在正印官位置上被架空的读书人大老爷,真正掌握权力的没有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都是陛下招募的各地学子,经过培训之后投入到各个岗位之上。

    这些人可没有读书人的矫情,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是读书人,他们本是普通百姓,因为皇帝的恩典获得官身,对皇帝感恩戴德,你认为一个县城里那几个官老爷能够斗得过这些忠于皇帝的新人吗?

    老夫收到不少山东官员的诉苦,觉得在山东如坐针毡,希望内阁能够将他们调走,知道为什么吗?”

    虽然朝廷上下的官员都在关注山东的新政,他们的关注点却放在了清丈田亩,按照土地纳税等直接影响他们利益的政策,但是他们却没想到皇帝新政是在釜底抽薪,要将读书人完全架空,若是这样下去,以后做官不需要读书人,那名教弟子不就全完了。

    联想到他们听到的一个小道消息,衍圣公后人再济南找到皇帝,却被皇帝发配到了南洋,让孔家后人去教化南洋的野猴子。

    包括张瑛在内的所有人都害怕了,若说取消优免待遇,不过是让读书人少了一些好处,可是真要是不再让读书人做官,那可就是掘读书人的根呢。

    “元辅!不至于此吧,我等为大明效力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究竟如何,你们可以自己去山东看一看,若是觉得山东太远,那也可以去房山看一看,房山的士绅要么将自己的土地卖掉离开房山,要么选择融入房山的新政,按时纳税,纳入官府的统一安排之中。

    老夫最后再劝诸位几句,此一时彼一时,世道变了,我们也必须要跟着改变,新政下就没有我等大显身手的机会吗?

    你们可以看看最早跟随陛下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而且人家这财富都是光明正大得来的,不怕任何的查账审核。

    诸位可有这样的底气,可敢把自己的家底亮一亮,说说这钱财都是怎么来的,恐怕只要陛下真的大查贪腐,包括老夫在内没有人能逃得了一个贪腐之罪。

    多余的话老夫就不说了,想清楚的各位明天就去‘全聚德’开会,若是一条道走到黑,铁了心与新政作对,后果自负!大家都散了吧!”说完杨士奇起身就要往外走。

    这时候就听到门外有人尖着嗓子高喊:“陛下口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