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我们的钢铁厂终于来了

    第125章 我们的钢铁厂终于来了 (第2/3页)

住宅大楼拔地而起,宽敞的街道,宜居的环境,都是,除了人少点,这里反倒比布城更加秀气精致一些。

    中午的接风的,这家叫银色大海酒店是拉普拉塔最大的酒店,足以装下这么多人,市政厅还紧急调用了全市不少大厨,以接待这么多重量级嘉宾。

    圣赫塞没有掺和那些政界大佬的事情,跟着伊恩他们边吃边讨论未来的发展问题。

    “老板,我们这次一期工程是不是加的太大了。”

    原先一期工程是一个高炉两个转炉,一百五十多万吨的年产量,现在增加一倍,确实挺吃力的。

    “已经做好评估,如果分三次建设,不仅时间和产量都太慢了,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圣赫塞没有太在意,又不是一次性搞完五百多万吨,那样才是会出事的。

    “好吧,那我们需要加把劲才行了,我们见识了奥地利钢铁厂的新式转炉,对于生产钢铁不仅原料降低,时间更快了不少。”

    “是啊,真的太幸运了,我提议,为伟大的奥地利人干杯。”

    圣赫塞这一桌站了起来,用汽水代替酒水,众人喝了一杯,中午大家都不喝酒,主要是下午有事情。

    “我们的钢铁厂,这就是我们的钢铁厂啊。”

    圣赫塞喃喃自语,兴奋的脸都红了。

    这是阿根廷人的钢铁雄心。

    上午是整个拉普拉塔市的盛会,拉普拉塔市的第一笔超大金额投资,也是阿根廷近年来最大的一笔民间投资。

    全市人民在经过各方宣传以后,纷纷表示对于钢铁厂的欢迎,拉普拉塔市本身工业不行,还能解决一大批失业率问题,

    拉市这里的产业远不如首都,哪怕是作为省会,而且钢铁厂的距离市中心比较远,在市中心的东部未开发片区,并不占用现有市民的土地,

    各方面也都比较合适,还承诺解决至少2000本地人的就业,迅速获得议会的通过,圣赫塞当然不会放过舆论宣传,这里也有一家新阿报社的分部,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密集宣传了。

    一家年产三百万吨的钢铁厂,光是工人就需要几万,对于拉普拉塔市来说,这也是有些难的,因此只能面向全阿根廷,同时招募外国工人才行。

    先往拉普拉塔轧钢厂走去,土地早已平铺好压实,只等建设开始,周边配套的建筑工地,耐火砖厂,轧钢厂扩建等工作已经完成,只等高炉和转炉以及煤焦化厂等工厂的建设,就可以出钢出铁水了,这个时间不会太短。

    下午,一群戴着安全头盔的人,一起前去参加奠基开工仪式,比上午的人数少很多,更多的是为了宣传,记者们兴奋的到处拍照,现在钢铁厂除了轧钢厂部分,其他多数已经清理出来做空地。

    “这里将会建设两座高炉,从拉普拉塔新港口运输过来铁矿石、焦炭,将在这个位置变成铁水。”

    圣赫塞指着这一大片空地跟市长先生说道,蓝图刻印在脑海里。

    “这边是转炉,铁水经过这边,可以变成钢锭,粗钢,然后可以运输到轧钢厂,进行各种加工。”

    “这边是焦煤厂,也是未来煤炭加工的地方。”

    “这里还要建设水厂,为钢铁厂服务。”

    “现在是海洋时代,更大更先进的港口码头必不可少,这就要市政厅的人帮忙了……”

    圣赫塞滔滔不绝,不停的画饼,让现场的人都有些激情澎湃的感觉了。

    在钢铁厂打下第一根柱子的时候,圣赫塞有些热泪盈眶的感觉,太难了,足足接近6个月时间,真不容易。

    一期项目总投资3400万美金,建成年生产能力320万吨左右,

    圣赫塞由比利时钢铁厂负责修建两座1580立方米的高炉,年产铁水300多万吨,这也是圣赫塞目前能同时承受两座高炉建设,事实上还为此准备了1000多万美金的后备资金。

    奥联钢帮忙建设转炉,一共3座120吨的转炉,预计投产后年产钢铁300多万吨。

    高炉与转炉区别在于高炉是将铁矿石炼成铁水,或直接进入转炉炼钢,或浇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