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完善火器装备

    第72章:完善火器装备 (第1/3页)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启又继续考虑火器装备,任何一个政权都得考虑军队和人口的比例,冷兵器时代政权的强大的标志就是有多少精锐的军队。而军队的数量又取决于人口的数量。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从事生产的人口少就供养不起大规模的军队。经济跟不上就更谈不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二者一直是相辅相成的。秦朝时军队占人口总数的6%,两汉汉和西晋占2%—3%,唐以后一般占1%以下。当然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几个乱世时期军队占比要高的多。赵启之所以建立生产建设兵团就是减轻百姓的压力,生产建设兵团即使兵又得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收获不但供应自己,还能供应专职的军队。再加上赵家有庞大的商业和家产可以供养。但练就精兵依然是当下的军事核心理念。还有一点就是在精兵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火器,让这类超时代的武器装备这些精兵,从而弥补军队数量的制约。

    现在神机团和特战营装备的是火枪,后装纸壳子弹,单发。这种枪,设计之初,赵启考虑的是火枪受技术和生产工艺限制打造速度十分缓慢,制造子弹的生产能力低下,很难供应军队使用。但现在看来这种单发火枪暂时是占据着优势的,但面对众多使用冷兵器的敌人军队时,没有自动火力,是很难达到有效的杀伤效果和震慑效果,也就会大大的降低预期的战略意义。所以赵启考虑到了自动武器,要给部队装备一部分自动武器!自动武器就需要铜壳子弹,而且需要大量的铜壳子弹,因为自动武器对弹药的消耗量太大!想到这里都肉疼。

    赵启提笔画出了子弹的结构图及生产工艺图,并做了详细的文字说明。现在有了蒸汽机设备,就可以设计弹壳的冲压设备,赵启根据后世书中得来的知识,改造了一套弹壳生产冲压设备和弹头生产设备。利用蒸汽机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