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节临时碰头会(元宵快乐)

    第八百九十七节临时碰头会(元宵快乐) (第2/3页)

售。

    他们先低价倾销形成垄(分隔)断,免费配送高档玻璃罩煤油灯打垮了民~族油料公司,随后就开始大肆提价。

    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灯都点不起,这种低价销售、赠送机器,再让人买消耗品的套路,是不是有点眼熟。

    七(分隔)七事变后,中日战争开始,既可以工业用,也能军~用的燃料就成了一种紧缺的战略物资。

    煤油还好,属于民用燃料,日本人现在还得给欧美商人一点面子,没有彻底断绝。

    但柴、汽油就不同了,日本人的军舰在沿海进行了严密封(分隔)锁,一滴都进不来。

    现在山城市面上已经没有公开销售的汽、柴油,黑(分隔)市价格一天比一天高,长官们的高档轿车都快开不起了。

    面对如此困境,国府经济部准备设立植物油提炼轻油厂以解燃眉之急,这种情况下还能搞到汽油的人不会是普通人。

    古琦赞同地点点头,马上明白了副局长的意思,防空部队有能力接触油料的不多,顺着燃料这条线或许能查出点什么。

    不等他说话,左重舒舒服服的躺到椅子上,扭了扭身子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分隔)势闭上眼睛再次开口。

    “而第一处篝火的放火之人,应当是周围的居民或者樵夫,至少频繁出入黄山周边的山区而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这句话古琦没听明白,他们一起去看的现场,日谍除了脚印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副局长是如何知道对方身份的。

    像是知道他的疑惑,在逐渐升高的气温中昏昏欲睡的左重轻轻拍打着扶手,语气慵懒的给出了解释。

    “理由很简单,正因为咱们在现场没有发现树木砍伐痕迹,所以对方要么是一次性将木柴从它处运来,要么是分多次一点点搜集助燃物。

    考虑到行动的隐蔽需求,我认为第一种可能性不大,老古啊,抓紧摸排,黄山周边的住户、樵夫不会太多,一个一个的查,总会有收获。

    询问时要舍得花钱,不能光吓唬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信没人看到过日谍进山,别忘了对附近的交通要道布控,防止对方逃跑。”

    古琦恍然大悟,是了,篝火是为了给日本轰炸机指引方向,日谍必须保证篝火能长时间稳定燃烧,所用的木柴必然少不了。

    没有哪个情报人员会傻到扛着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的木柴爬山,况且向来只有从山中往外背柴的,哪有反过来的道理。

    找不到线索就是有线索,自己又跟副座学了一手,古琦脑中快速思考,那张老脸上自动浮现出一副钦佩不已的表情。

    半眯着眼睛的左重看到这幕,暗暗摇了摇头,此等演技流于表面,略显浮夸,还需锻炼啊,接着说起了最后一个现场。

    “出现在第二处篝火的嫌疑人特征,咱们先前讨论过,身高在1米58到1米62之间,孔武有力,有军方背景,懂土工作业。

    就从这几条线往下追查,尤其要注意那些到过黄山、南岸地区的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