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华夏领群英 第九十八章 兵不血刃下成都(中)

    第一卷 重建华夏领群英 第九十八章 兵不血刃下成都(中) (第2/3页)

之?”

    文雄道:“川军虽众,然军力不合,吾军袭取阆中之后,军锋正盛。不日之后,川军必然前来抢夺阆中。殿下不必与之迎战。可先率主力进取蜀中,留军驻守阆中,川军虽众,必然一时不能下。吾预料潜龙先生此刻已经遣援军辎重在道路之上,阆中若得援军辎重相助,可以安守矣。殿下趁战胜之势,长驱只指涪城,再下绵竹,进围成都。吾料胡荣必然率众相投,则兵不血刃,取得成都。成都定后,川军虽然众多,然益州刺史已经归顺殿下,殿下再以益州刺史命其归城。则蜀中大事即定。此所谓先声夺人,高屋建瓴。若步步为营,则将耗费军力,大为周折也。”

    建夏闻知,大为赞赏,再问赵山意见。

    赵山乃奏道:“今蜀中人心已经动摇,多半欲从命于殿下。殿下又以仁德在前,武威在后。且出兵旬日之内,即袭取得阆中,蜀中皆震服殿下武德。只其本土豪强,不愿归城,倚仗兵多而来抗拒我军,殿下不必与其久作纠缠。兼武所言,正与在下不谋而合。在于预料,殿下若以奇兵突进,以闪电之势进围成都,则成都必然归诚。成都既然归于殿下,蜀中不难平也。”

    众将皆称善,于是建夏意决。令武兼文率骑兵五千人为先锋,径直取成都,自与文雄、徐道、徐然率中军两万人,紧随其后而进。赵山与洪超率五千人驻守阆中。

    又传令封传车,引军拒守阳平关,观其形势,钳制川军。

    张权领东江兵三万人,来夺阆中,只是张权不懂军事,东江军皆不服。张权领军到达阆中之时,建夏大军已经开拔前往涪城。张权领军攻打阆中,赵山与洪超以五千人守之,川兵久不习战,军纪涣散,战斗力甚弱,张权又指挥不力,攻打了一日,毫无效果。

    封传车接到建夏书信,与李昂商议道:“今川军皆前往阆中,数倍于我军。恐西城侯难以应付,吾欲率军前往援之,太守可以守阳平关否?”

    李昂道:“今闻知川中将军蒋道前来剑阁领军,吾与蒋道,曾经为同僚共事,知其为人,必不来犯我汉中。吾将观其形势,为西城侯暗中招降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