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虎将生的圣贤子

    第393章 虎将生的圣贤子 (第2/3页)

  昌武四年夏六月,华武帝崩于长安未央宫,年70岁。

    潜龙在华武帝驾崩之前已经从徐州赶回长安,便主持大事,拥立太子刘治为新皇帝,改元靖治。

    征召徐州牧伍玄入朝为官,又以青州刺史赵山为徐州牧。只将彭遵等徐州豪强为首作乱者七人诛杀,其次数十人流放,余者不问。

    自此,汉又一统四海,天下为一,海清河晏。

    纵横在幽州蓟城,见天下终于太平,慨然叹道:“吾本渔阳一布衣,生于乱世,起于微末,征战一生,至白首之时能够见天下又太平,当不负驰骋沙场三十余年之功也!大丈夫之志愿,今日得遂!”

    便对其妻赵如霜道:“若当年不曾遇卿,让我决议南下,只恐没有今日!”

    赵如霜笑道:“夫君今日,也是天所赐,妾身不过是顺应天意,偶尔协助夫君罢了。妾身如不遇夫君,只恐不能亲眼看见公孙仇敌败亡。”

    纵横自知自己性情优柔,遇事不决,辛亏得赵如霜相助,才得以激发男子汉大丈夫豪情,驰骋四方,建功立业,除贼扶汉得以成功,贤内助功不可没。

    纵横心下感激夫人赵如霜。今天下承平,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可以暂时坐享太平,夫妇二人情好密切,不胜欢乐。

    一日,纵横与赵如霜饮酒之间,忽然想起前妻甘兰,不禁黯然伤神,赵如霜怪之,便问纵横为何伤悲?

    纵横叹道:“我想起前妻甘兰,正值青春韶华,却为贼所害,真为可怜可悯。每想起此事,我都心痛如绞,她与吾夫妻三年,却不曾享得一日富贵!”

    赵如霜便道:“夫君不必自伤自责,缘分皆是天定。况且都过了数十年了,想必她在泉下得知夫君能有今日,也当含笑欣慰吧!”

    纵横转念片刻,便对赵如霜道:“今值国家太平,吾想将吾那孩儿唤到幽州来,与吾团聚。你意下如何?”

    赵如霜微微笑道:“夫君孩儿,便是妾身的孩儿,有什么见外呢?你若要让他来,他愿意来就成,我

    只怕他不愿意来呢。”

    原来纵横与甘兰所生的孩子甘安,自12岁那年纵横见过一面之后,此后便再没见过。

    纵横现在都五十知天命之年了,其子甘安也到而立之年了。父子却鲜有见面,今战事停歇,纵横自然想念甘安,欲要接来幽州团聚。

    甘安随甘成夫妻长大,自12岁那年见过其生父一面,后来入学,因为是奋威将军之子,所以甘安颇受照顾,只是时逢乱世,战事不断,波及常山井陉县,甘安少年时候并不顺畅。但纵横军务倥偬,也无暇顾及。

    甘安长成,相貌随其母,性格随其父,并不爱刀枪军事,却爱读诗书礼仪。长成之后,学识渊博,通达明理,又道德高洁。被举为孝廉,时常山属于伪燕,甘安自知为奋威将军之子,而其父又得罪公孙霸,所以不愿为官,于是便闭门读书,隐居乡间,每日耕作,隐姓埋名生活,其情操道德高洁如此。

    数年后,外祖父母甘成夫妻年高,相继逝世,甘安悲伤如丧考妣,在外祖父母坟前筑庐而居,守孝年余。

    时公孙霸又征召贤达,井陉县令几番举荐甘安,甘安都不就,燕相归海卫得之甘安是纵横之子,便派人前去看视,欲要请到朝廷为官,甘安见官军前来,便逃跑山中避之,官军终不能得。

    公孙霸闻知此事,大为诧异道:“王腾之子在井陉县,此事朕居然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