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西域长史立储争

    第417章 西域长史立储争 (第2/3页)

次见之,便想起先帝。想朕之父,乃重整山河、再造大汉之雄主。卿之父,坐镇西域数十余年,亦海内豪雄。上辈人如此英武,我辈人难以比肩,只好退而求其次,以治理国家为业绩了。”

    班鸳倒也是聪明之士,见汉帝此番言语,便知道其中深意。乃尽心服伺天子,孝正皇帝心中大悦,班鸳临走回西域之时,朝廷在给班错的诏令之外,还有一道敕令,言班错可以立班鸳为继承者。

    班鸳回报其父,班错见朝廷诏令,心下沉吟。便对班鸳说道:“你且先退下,容为父在仔细斟酌。”

    原来班错自领西域长史以来,深知弹压羌人、管理西域诸蛮需得勇猛威武之人,班错具备勇武,又有手腕,镇守西域数十年,遂得人心。班错有三子,长子班鸳虽然人物英伟,甚有中原名士儒雅之风,却缺乏勇略。次子班鸯虽然勇武,却是有勇无谋,难任大事。幼子班鸷时年二十余岁,生的彪悍勇武,且不服人下,还兼有心计谋略,有其父之风。

    班错最爱其幼子班鸷,有心让幼子继承西域长史职位,所以在其成年之后,便着力培养。让其领军,而班鸷也知道其父心思,便用心计,处处迎合其父,做出上进姿态。班错愈加喜欢班鸷。

    但汉朝宗法制度,素来立长不立幼。西域长史一职,自前汉朝以来,为班氏世袭罔替,此也为朝廷所默认允许。但是所立之人,需得向朝廷报备,经过朝廷允准之后才能即位。

    班错因三子各有不同,而久久没有立西域长史继承人。前番因为自己尚年壮,不及忧虑至此。现在自己已经年过六十,若一旦有不测,后事却没有定下,所以立储之事,一直为班错心中绊羁。

    而此番遣长子班鸳入朝,也是试探朝廷心意,朝廷甚喜班鸳,便敕命班错立班鸳。班错寻思良久,彻夜不眠,于是披衣起床,在庭前伫立,观看月色,心中愁闷。

    班错夫人也为将门女子,年轻时候曾经上阵杀敌。兼又知诗书,通经史,班鸳、班鸯都是其所生,班鸷却是班错二房所生。夫人为避嫌故,一直没有劝班错立长子。今见班错接到朝廷诏书,半夜不眠,猜知其心中疑惑,便也起床,以前朝后汉时候袁本初、刘景升废长立幼之事,终导致诸子纷争而败亡前例,劝班错明断之。班错虽然甚爱幼子有文武枭雄之姿,但还是接受了夫人之劝,最终决定立其长子班鸳为西域长史继承人。

    次日,便召班鸳来前,对其道:“既然有朝廷之意,且素来立长不立幼法度。今便立你为西域长史继承人,为父百年之后,你便可领此职位,镇守西域,善待你兄弟。”

    班鸳闻之,便伏地叩首,流涕不语。

    班错惊愕问道:“你此番是何意?”

    班鸳流涕良久,才复命道:“儿自知儒弱不武,今若领此命,恐三弟不服。若父亲在时,还可以弹压。如父亲一旦不再,三弟势必与儿相争,儿不愿同室操戈、兄弟相煎之事发生。尽管朝廷有命,儿还是不敢从之!”

    班错闻言,便道:“你不必担心,待为父将他叫来在你兄弟之前,就将朝廷敕令等宣示,并告诫他勿要与你争位。”

    于是便唤来三子,命其跪伏于前,拿出朝廷诏令道:“今朝廷敕令,特立班鸳为西域长史继承人。你等都需要遵令,如有不从者,便是反叛朝廷。今为父就先在此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