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顺势王权揽过来

    第3章 顺势王权揽过来 (第2/3页)

难以养家,无人愿教。学文无甚出路,无人想学。”

    “何不提高待遇进行激励?”

    “额……”

    周正邦鼓起勇气,将他的难处说了出来。

    石昌县每年财政可收两万银,这已是百姓所能承担的极限,除了每年给大裘国岁供之外,剩下的一万银两,就是所有府县乡镇政务开销了,这还包括官员薪俸。

    给大裘国的岁供就是给陈潇潇的俸禄,这个太安公主就占用了石昌县一半的财政收入。现在石昌建国了,今后花费会更大,这点钱根本就不够用的。

    李秀娥当即表示,给太安公主名下的岁供转至大滕国财政,对她本人,只需满足日常生活就可以,无须再拨银两。

    周正邦立即磕头谢恩,替石昌百姓谢过王后。

    谈着谈着,谈到如何招贤纳仕,怎样配备文武官员问题上,周正邦又是愁眉不展。说是石昌县境学文习武之风不盛,文韬武略之人更是难觅,班子难配。他曾去后官请奏国王,可国王甚忙,无暇顾及,让他看着办。

    李秀娥知道国王在忙什么,并非无暇顾及,这么大事再忙也要过问,恐怕是他顾而不及,心里没想法,怕在臣子面前出丑,故而推脱,直接将皮球踢了回来。

    李秀娥细想一番,让周正邦莫急,先办理目前力所能及的事,难事徐徐图之。

    有王后的安慰,周正邦顿觉心宽,连声应诺,自当尽力,对王后之开明倍加恭维。

    李秀娥让他免了这些俗套,办实事要紧,而他却说恭维之辞发自肺腹。

    又问了些其他情况,李秀娥索取了一份石昌县地图,便与小翠回到了太安府。

    回来她没有休息,让小翠备了笔墨纸砚,看起石昌县志来,结合地图,勾勾划划,做着笔记。

    直到小翠喊她用餐,才发现这一天过去了。

    每天早上除了去后宫一趟,看一眼那国王早早起来就去凿木头之外,李秀娥就闷在太安府,继续看书谋划。

    国王裘开物从未踏入太安府,甚至都未出过后宫,朝也不曾上过一次,陈巧巧也未来看过李秀娥,倒是周正邦每日都会觐见一次。

    除了向她奏报当前工作进展之外,还会请教一些问题。

    问他为何不去奏与滕王,周正邦叹息,国王忙于事务,不得觐见,还不如报与王后,王后还能指点迷津。

    见周正邦对自己开始依赖,李秀娥便打算实施自己计划。

    她已经设计了一套宏伟蓝图,要实施必须得到授权,这权力来自于国王。

    这一日,早膳后,李秀娥照旧前往后宫,看那辛勤劳作的国王。

    裘开物叮叮当当忙得不可开交,看样子似在设计一座楼阁。陈巧巧伺立一旁,不用宫女,她亲自给滕王擦汗,两人亲昵并不避讳李秀娥。

    对于李秀娥每日来访,陈巧巧只是远远相视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了,而裘开物连看也不看她一眼。

    今日李秀娥有目的而来,多待了片刻,在裘开物喝水休息之际,她便上前,面带浅笑,说道:

    “国王陛下,这楼阁设计的堪称精美。不知是只做个模型欣赏呢,还是要将其付诸实践建造一个真正的楼阁?”

    闻听李秀娥赞美他的作品,裘开物这才正眼看过来。

    “哦哦,难得娘娘赞赏,这是寡人的独家创作。对于这个作品,寡人已考虑了好多年,做出来之后定当惊世绝俗。先做个模型,哪里不妥再行改进。待我大作完成,我要在这石昌县境寻一风水宝地,建一座亭台楼阁,必将名垂千古!”

    李秀娥见裘开物相当自信,便进一步说道:“这木质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