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

    第68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 (第1/3页)

    话说宁国的5000军卒重新回归大营,孙鸿飞既恼且怒,更是惊愕。

    李元勋是员猛将,令他做先锋,本是十拿九稳的胜战却败了,损兵折将不说,他本人也生死不明。那放回来的5000军卒,让孙鸿飞的心里更不是滋味儿。

    这是什么做法?滕国使用怀柔政策,瓦解军心呀!这5000军卒在他10万大军的营中一宣传,那肯定影响士气,再冲锋陷阵战斗力会大打折扣的。

    便将5000军卒单独编队压在后方,且不可再让他们去打前锋。

    面前这条峡谷确实是易守难攻,再贸然进军也绝无取胜的可能,他只得另谋他法。

    召集诸位谋士和武将进行研讨,商量来商量去,人们主意倒是出了不少。

    有人说,要先肃清山上的伏兵,10万大军一拥而上,倾刻便闯过山谷。过了山谷,便是宁国军队的天下,滕国那一万军卒根本就抵挡不住。

    可那曾经上过山的军卒提供消息,山谷北面那座山爬上去已是不易,到了山顶同样有峭壁阻断,大队人马从东侧翻过山去几乎是不可能,小股部队恐怕即便是过得去,也解决不了山上的伏兵。

    看来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经过这一战,发现山谷南侧像是没有设伏兵,那里荆棘丛生,大部队也是攀不上去的,少量人即便是过去又有啥用?

    可孙鸿飞并不这么认为,最起码宁国的军卒可以安全过山,找个隐蔽的地方集结,一批一批的过,哪怕过去一两万,便可以与滕国军队开战了。想必滕国那一万军队必当全力以赴对付侵扰部队,到那时,趁乱他再率领其余将士从峡谷杀入,必定能克敌制胜。

    但这次行动必须得秘密进行,不得泄露任何消息,更不能让滕国斥侯看到,否则那偷偷摸摸过山去的军卒根本就无法集结,会被滕国军队逐渐蚕食掉。形不成战斗力,对对方造不成威胁,这个计划就会破产。

    白天军卒睡觉休息,晚上泅水渡河去爬南山,每100人为一个小队,分批次进山。

    有几位将领领命而去,分头安排去了。孙鸿飞与其他将领继续研究分析,看谁还有其他计谋。

    忽然有人提到,陆家屯的军卒当时是如何突进山谷的,听说那个将领幸免于难,何不将他请来,看他有何良策。

    这倒不错,是一个好主意。孙鸿飞当即派人前往文昌县城去找人。

    大谋士周孟公半天没有说话了,见众人没有想出更好的主意,他便提议到。

    “何不分兵去北山口,派5万军卒袭击北山口,5万攻击东山口。想那滕国军卒不过2万人,他们以为东山口是主攻方向,主要兵力必定集中在这一方,我们却在此佯攻。那北山口的把守必然松懈,更何况北山口的峡谷要比这里宽阔得多,且没有河流经过,即便是滕国设伏也很容易发现,地域开阔利于大兵团作战,五万大军长驱之入,那边距离石昌城还比较近,只要进了山口,很快便可抵达,元帅此次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他这番话立刻引起众人的支持,还直埋怨他何不早说。

    去北山口要绕山而行,即便是昼夜疾行,军队也得需要至少一天一夜的时间才能到达,孙鸿飞担心军卒疲劳作战,战斗力减弱。

    周孟公笑道:“又不是偷袭,何必那么急着赶路,只需正常行军,让滕国方面知道我宁国军队要攻击北山口。他们又能如何?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