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战局突变新情况

    第112章 战局突变新情况 (第2/3页)

们摆在四座城门口,放在炮车上。一旦需要,可打开城门,推到城门外,想必那敌军见了这巨型战炮,自然会被吓破胆的。

    对于当前的形势,李秀娥与庞彪等人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决定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宁都是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据了宁都,宁国的北半部基本上就是滕国的囊中之物。也正因为如此,赢王才派曹蛮前来抢先占领的。

    虽说滕国在中部地区占据了一些县城,但是大多地方都还被裘军占据着。

    周孟公提议,可以派兵依次去收复,想必城中的裘军所剩无几,大军一到,那城池自然归属滕军了。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可李秀娥并不想先去收复那些小县城了。她发现一个规律,与宁裘之间一系列的战斗,起决定作用的,并非是一城一地的得失,重要的还是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宁国败亡,当时并未失去大部土地,只是那30万军卒被滕军打败,死的死,降的降,宁王手下已经无兵,自然也就败了。

    与裘军作战,那些小县城的收复都是轻而易举。不但滕军如此,就连裘军去收复那些县城同样也不费吹灰之力。嬴王重新攻打被滕军拿下的那两座小县城一样的轻松。

    这些城市在敌我双方的手中倒过来倒过去,实在是战略意义不大,徒增消耗而已,并且不利于那些城市的稳定发展。

    鉴于此,李秀娥决定,现在宁国那些被裘军所占领的小县城,且由他们占着,由他们代为管理,倒是省了滕国的兵力以及官员,同时还能牵制裘国的兵力。也给裘王一个希望,让他不会轻易放弃宁国的这一大片土地。

    而滕军的重点是努力做好宁都的防卫,瓷都的守护,以及莫煌的发展。对这三个城市,除了加强兵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为百姓造福。

    至于滕军先前占领的那些小城市,也要给予同样的政策,扶植手工业农业和商业,让那里的居民尽快安定下来,促进发展。

    当然,若有敌军前去侵犯,滕军必当会去支援,一一灭之。绝不能因为外敌的入侵而破坏了地方的安宁。

    对于李秀娥的想法,文武群臣口头上很是支持,但依旧是有人不解,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所有被裘军占领的城池。在宁国境内,逐出裘军,这片领土才好稳定发展。

    李秀娥不得不再次解释,当前局势比较乱,将来的形势不知如何,很难预测发展动向。即便是全部占领宁国的地界,也不敢保证将来这里是否还会发生战争。与其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开来固守那些小县城,尚不如集中优势兵力与敌军作战。

    如此一说,那些心存疑虑的文武官员才算明白了。

    对于这王宫,李秀娥确实很喜欢,且不说这里高大宽敞,更是富丽堂皇。比她在石昌所建的那个新王宫要华丽的多。虽说她不是个贪图享受之人,可是将王宫让与文臣武将来住,他们也不敢呀!

    时下她与小雷霆和小翠等人先住在这里,等将来回石昌之后,她想让滕王裘开物和贵妃陈巧巧也一同搬来,当然那些朝廷里的文臣武将也要到这宁都就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