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蓝钢特快

    第44章 蓝钢特快 (第1/3页)

    又过了一多礼拜。

    王静斋通知祝为民东西已经备齐,可以上路了。

    看着那个装在印满了洋文的铁盒中的“青春素”和配套的玻璃针筒以及寒光闪闪的针头。

    祝为民虽然之前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但此时也免不了感到阵阵沮丧。

    这瞬间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意义。

    先不说这些价值不菲的雄性荷尔蒙主色剂,他听老冯小朱讲过前线部队的缺医少药的惨状。

    看看这些注射器吧,如果送到部队上能救活多少人啊。

    仿佛是知道他在想什么,王静斋拍拍他肩膀,“想想我和你说的话,这时候要忍,目的性要明确,为了大家,这趟事情你一定要办成!你知道为了这些东西,组织上花了多少精力嘛?我们不能辜负同志们的心血。”

    “嗯,好的,我知道!”祝为民点点头。

    随即他接过铁盒子,将里面的注射器取出来“先生,这个我就不用带去了吧……反正他们也不缺……路上风险大,我还是尽可能少带点零碎吧。”

    王静斋想了想,点点头,“这倒是你想的周到了……针筒针头我拿走,还有这几支派克,犀飞利的钢笔,你也收好。”

    祝为民和冯有福下午便离开六场,到周浦住了一夜后,第二天连忙赶路去上海。

    到广德的路线,王静斋已经安排妥当。

    眼下战线进入相对僵持状态。

    东洋人占领了江浙沪等沿海地带,开始向内陆挺进,主力沿着长江逆流而上。

    东洋人兵力不够,再加上在伪满洲国还要部署大量关东军以防止苏联。

    整个中国战场的兵力顿时捉襟见肘起来。

    日军只能选择占领城市和铁路及重要公路,对于山区等复杂地形地区,也只能眼开眼闭。

    广德位于安徽省东侧,靠近浙江西侧。

    这里地形复杂山脉不算太高,但丘陵地带,草木繁盛,对于侵略者而言实在是非常讨厌的。

    忠义救国军原本就叫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成立之初吸收了大量的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参加。

    吃准了日方短期内无法调集兵力深入崇山峻岭中,于是在正规军一路节节败退后,广德-德清一线成了忠救军乃至整个国民政府敌后抗日的前线指挥中心。

    东洋人也很清楚这点。

    但是,无法分兵进剿,忠救军也挺鬼,一旦得知日军有进攻的消息,直接往山里一钻,等风头过去后再出来便是。

    几次一弄,鬼子兵也疲了,索性不再主动进攻。

    但放是肯定不能放任的,于是调集大量伪军,把进山的路口严严实实封锁起来,并且沿途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查验良民证,由于东洋人对沿途盘查的极其严苛,稍有嫌疑就拉到宪兵队大刑伺候。

    除此之外还有个大问题:

    上海到广德的直线距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