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蓝钢特快

    第44章 蓝钢特快 (第2/3页)

不远,五六百里地而已,就是中间隔个太湖,得下车换乘航船过去。

    而且虽然叫太湖,但一直不太平,太湖水匪历史悠久,从元朝就开始劫掠四周,历代官府都在围剿,但却从来没断过根,眼下这兵荒马乱的,纵跨苏浙两省湖面就更加没人管了。

    太湖盗是最凶残的匪徒,要钱也要命,考虑到身上携带的青春素价格昂贵。

    这条最近路线显然是靠不住了。

    剩下两天路线,一是北线,从上海到浏河太仓然后到无锡附近过江从苏北绕道广德。

    南线也类似,先到松江然后嘉善嘉兴一路下去到南浔湖州后再向北。

    但东洋人也不傻,这两天线路上的防范虽然比过太湖那条主线要略松些,但实际上也很难钻空子,一路上各种盘查岗哨密布,主路上还有东洋兵开着摩托巡逻随时抽查良民证,住店后也有伪军或者地痞汉奸来问三问四。

    王静斋最终告诉祝为民,考虑到他的经验不够丰富,组织上反复思考后,决定启用一条极少采用但安全性和便利性最高的交通线-索性反其道而行之,从上海坐火车去镇江,然后南下,穿过茅山经溧阳到广德。

    至于到了广德后怎么找到忠救军总部,那就得看祝为民自己的本事了。

    这条线路的麻烦之处在于后半段。

    王静斋告诉他,茅山不高,但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区,山路难行,但在民国27年就被开辟为茅山抗日根据地,从那儿走等于回家一样,爬山辛苦,但安全没问题。

    但是茅山北侧的镇江和南侧的溧阳情况非常复杂,这里是中日双方的前线,我党也在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外加多如牛毛的当地武装。

    穿行其间也会面临各种突发情况,需要随机应变。

    但总体来说,比之前三条路线都要稳妥。

    尤其是旅程前半段,上海到镇江的火车路线,简直可以称为旅游享受。

    眼下汪记国民政府“还都”已定,京沪专线又恢复到往常的繁荣状态。

    沪宁铁路上奔驰的蓝钢特快,乃是国民政府在抗战爆发前从德国进口的车厢,配上英国的大功率机车头,沿途停靠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全程不过五个半小时,堪称中国最好的铁路。

    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单程车票就要大洋一块多,穷人是万万不敢问津的。

    这车一开始就不是为普罗大众而设,全车一共九节车厢,第一节是公务车厢非党政军大员不得入内;第二第三节乃外侨车厢,顾名思义只载友邦人士。

    之后的车厢才对普通人开放,但若非富商巨贾,明星大角,一般人也不敢问津。

    那时蓝钢特快每日只发一对车。

    早晨由上海出发,傍晚由宁返沪。

    这也让这列车有了个浪漫之车的诨名。

    北伐后,国民政府南迁,为保首都之荣耀,南京遂禁绝一切花业,十里秦淮自此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