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六 决战紫禁之巅(一)

    二百一十六 决战紫禁之巅(一) (第1/3页)

        “有没有现场的布置图?”龙源泉问道。

    “这个有,不过现在不在手边。”lam说道。

    “你们怎么看?”龙源泉对王朝阳说道。

    “到时候这个广场肯定是封锁的,安保肯定比现在还要严格,所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王朝阳说道。

    “长安街随时都有特工和警察值守,而且车来车往的,想要在路上做手脚是很困难的。”高飞说道。

    “参加庆典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到庆典当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入广场的。我挑选的都是政治过硬,家庭历史上没有任何问题,苗正根红的人。”lam说道,“而且活动当天,进入广场的所有的人都要经过三道安全检查。”

    “也就是说袭击工厂的可行性没有?”林雪说道。

    “也不能说没有,重要的是这不是我们的重心。现在的这个情况的话,炸弹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了。”王朝阳说道。

    “也就是说大规模伤亡的情况基本可以避免了。”

    事实上,这种场合,任何可能的大规模伤亡,无论是参加庆典的人民群众还是参加阅兵式的部队。

    虽然参加阅兵式的受阅部队有几千人,但是都没有携带弹药。

    全世界进行阅兵式的时候部队携带弹药的情况都属于特殊情况。比如二战时期,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节举行的红场阅兵,受阅部队在寒风中威风凛凛的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的检阅,接受苏联人民的检阅。当受阅部队走过红场之后直接开赴莫斯科保卫战的前线。

    红场阅兵式在莫斯科局势迫的时候提振了军队和人民的士气,为打赢莫斯科会战打下坚实地思想基础,经过艰苦卓局的战斗,终于将战争拖入了严冬,挫动了的德军的锐气,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就属于特殊情况,而庆典上的阅兵,按照国际惯例,轻武器和炮兵都是不带弹药的。当然,2009年建国60周年阅兵的时候飞机上携带的是实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多款导弹;“东风”弹道导弹也是实弹。一个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同时展现我国强大的军工实力;一个是为了展示我国强大的核反击能力。

    在1981年10月6日上午当地时间12时58分,埃及为庆祝中东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而举行的阅兵式。当时六架幻影式喷气战斗机正在空中翻滚,作特技表演,而地面,受检阅的部队正在行进。萨达特高兴地仰望着天上的雄鹰。也许行刺者觉得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似乎谁也没有注意到,受检阅的炮车经过主席台时,突然一辆130毫米加农炮车离开车队,停在主席台前。车上跳下一名士兵,迅速奔向主席台,只见他先向主席台投掷手榴弹,还没有听到爆炸声,他就用冲锋枪向主席台一阵猛烈的扫射,紧接着车上的两名士兵也向主席台袭击,其中一颗手榴弹在离萨达特仅5米处爆炸,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的萨达特应声倒在主席台座椅下,他的胸部和肩膀受重伤,鲜血直流。紧接着,一架直升飞机把他送往医院急救。但抢救无效,手术后两小时,萨达特不幸去世。

    所以现在情愿是调集比参加阅兵的部队人数多上很多倍的安保部队在外围将庆典现场围得连一只苍蝇都不能飞进来也不然一颗子弹被打进阅兵场。

    没有弹药的武器和烧火棍有什么区别?最多就是打群架、白刃战能当个趁手的武器。

    龙源泉掏出自己的苹果iphone手机,在上面操作了一下,然后将摄像头对准了*城楼。

    “34.7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