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写作素材专辑(一)基础篇

    特战写作素材专辑(一)基础篇 (第2/3页)

部份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斗人员身上的负荷与战力的表现就己被军事学者们

    所研讨,而二次大战期间全自动个人武器的普及化,在弹药的携行与士兵体能

    上的负荷这个天平上开始出现倾斜,虽然同时期也发展出x带与h带等各式

    各样的负重背带,但仅是将当初散装的弹药装入弹匣後放入原先的弹药带与携

    行盒上,手榴弹、刺刀等装备都是以另外的携行具附挂於武装带上,行动时碰

    碰撞撞的,不但行动不便,也制造许多声响,无法隐密的行动,而且这些外挂

    的装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伤害到携行者自身,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到了

    1950年代,人类与战争同时进入了喷射的超音速时代,为了提供喷射战斗机的

    飞行员在跳伞逃生後仍能拥有取基本的维生装备与自卫武装、救生衣与无线电

    等装备,飞行员专用求生背心系统被发展出来,而此种可携带大量装备又不会

    影响活动的多用途背心在越战时期亦到各方的注目,其中绿色、网状的求生背

    心更是成为日後战术背心发展的要参考。但在此同时,士兵的负载与个人防护

    也愈来愈受重视,防弹背心与新式防弹头盔的研发成了各国的当务之急,例如

    :以色列陆军在多次战役中发现在原有的武装加穿防弹背心会??成士兵在取用

    武装带上装备或更换弹匣上的不便,而这所增加的数秒之差极可能就是生与死

    的宣判,於是以色列部队直接将弹匣袋与alice夹扣直接缝於防弹背心外,

    穿上防弹背心??同时就完成武装准备,而在其他装备的搭配上也作了一些调整

    ,使所有的以色列士兵都能以防弹背心作最基本的穿着,以防止战斗人员这项

    珍贵资产的损失;而德国人则是以加宽肩带的设计来减轻腰、背的负担;瑞士的

    作法则是直接在战斗服上缝了许多小口袋,大小则恰巧可放入弹匣、无线电、手

    榴弹等战斗用品,但除此之外,各国的士兵负载大部份仍是以负重背带(x、

    h、y)与s腰带作为个人基本的战斗配备,而其上则依任务性质配备不同的附

    加袋——如弹包、枪套、水壶、刺刀、.....——然後加上一个提供除战斗外

    ,生活上所需装备的大背包——如换洗衣物、睡袋、口粮、备份弹药与零件...

    等等——加上个人的武器便是个人最基本的战斗配备了。

    但对特战部队而言,这种样板而制式的个人武装配备,仅可供部份任务需求,於

    是就开始有了特战装备的发展。以美国的发展为例,可分为通用与专用两个不

    同糸统的发展模式,先提通用模式,基本上此种模式是将现用的装备作模组化

    的设计与组合,使其可依不同需求作弹性调整,bianchi公司设计的

    un84/un92枪套可视其为代表,这种枪套可搭配不同的组作件而呈现出多样化

    的选择,全套八样的配件可使un84/un92系统可供左右手皆可取用,战术腿

    挂延板、装甲兵挂带与掖下挂带在s腰带负载全满时提供另一个选择,取掉上

    盖後便可当便衣枪套使用,不需s带可直接挂於普通腰带上,快速解脱扣更让

    拔枪的速度加快,完成制敌机先的要求,而不同色系的外表更可配合不同的服

    装使用,唯一的缺点是只能装佩标准规格的手枪,通用模组本来可能都是针对

    单一部队或任务需求所研发的,但可能由於装备本身的通用性或日後的改良而

    使许多单位都能使用,进而大量生产成为制式装备,un84/92即是一例。再来

    谈专用系统,特战部队的任务经常是空前绝後的唯一任务,过程中所使用的方

    法、配备更是传统单位所没有的,因此针对这些任务性质所开发的所有装备都

    算是专用系统,例如各特战部队使用的战术背心。

    火力支援武器的体积受限於化学能武器的先天限制,在体积缩减上的表现不甚良

    好,但由於材料科技的进步,种种质轻高强度的材料不断的被应用於新式的各

    型枪械或弹药投射系统上,但为了维持基本的火力,弹药的携行数量与体积一

    直无法减少,相反的,火力需求的增加导致弹药的携行量不减反增,於是士兵

    们除了自身武器的弹药外,还必须分摊火力支援武器的弹药(主要指的是机

    枪用弹药),另外像是各种用途的手榴弹(人员杀伤、闪光震撼、白磷燃烧、

    烟雾、催泪瓦斯..)、炸药块(包)、起爆线、雷管、引爆器、绳索、抓锚

    钩......各种必备的武器与装备也致使士兵战斗负荷愈来愈重,加上背包,支

    援一名士兵上战场一周战场生活的装备总重几达体重的3/4,在如此的负荷下

    士兵根本不可能灵活的运动,而机动性一直是特战部队的生存要素,特别是在

    敌後或是机动载具无法支援的地点出勤,所有的一切都仰赖士兵的双脚时,这

    个问题就突显出来了,传统y、h搭配s腰带与各式附加包的作法不但负载

    有限、效率不高,且对人体有相当不良的影响,於是多用途战术背心的出现成

    了必然的事。大部份的战术背心都缝置了许多的大小不同的口袋,供使用者放

    入弹药与其他相关的战斗用品,早期的战术背心只是将飞行员求生背心上的口

    袋加以改良而成,但到了越战中期,在海豹小组的大量使用下,原先的手工改

    制品功能不足,开始有了完全针对战斗需求所设计的战斗背心出现,而随着日

    後不断的改进,战术背心开始广为世人所知,但早期的战术背心都只是针对弹

    药与次武装的携行而设计,其他相关的装备并未列入考量,而较後期的设计则针

    对多种不同的用途而开发出各种用途的附加包,以魔鬼毡与龟形扣加以固定,依

    每次任务的不同作调配,而战术背心也开始与防弹背心、垂降背心与负重背包

    底垫等系统开始整合,战术背心的用途与面貌形成多样化、随机组合的模式,

    但由於制作成本高昂,只有小部份特别挑选的一般部队配发使用,战术背心仍

    然是特战部队的专用品。

    除了战术背心外,特种背包、垂挂带、战术枪背带、特种装备携行袋等装备也都

    是属於特战部队专用的一般性特别装备,但由於其种类过於繁多,故无法一一

    列举,但其大原则不变,即该装备必於某些方面特性能适用於本次任务或现所

    使用装备之携行配备需求者、或是在使用上有其独到的功能者皆是,这些装备

    除了因为任务需求不同而不配发一般部队外,还有另一个因素则是价格的问题

    ;这些特别装备价格通常也是特别的令人印象深刻,一件战术背心的与s带

    的目的相同,但价格却可能超过数倍,同样的,特战部队爱用的mp5冲锋枪

    其价格可买下3枝的m16步枪还有剩,而其特制的战斗服、多用途战斗靴等

    装备也都是高价的特级品,以美国海豹小组所配备的战斗刀为例,可能是钛合

    金制的防磁刀,也可能是超硬度的特种合金刀,甚至可能是陶瓷刀,这些不具

    磁性的刀具在其任务的执行上有其必要性,但其价格却是十数把,甚至数十把

    一般潜水刀的总和,海豹六队所使用绳梯其绳钩以钛合金制成,而其价格,这

    麽说吧:与一张纽约~伦敦的协和号机票钱差不多,至於其他像是精密的高科

    技装备的价格更是不在话下,行文至此,相信不难了解拿破仑口中的战争叁要

    素:第一是大量的金钱,第二也是钱,第叁还是钱的道理了吧!

    单位装备

    除了基本的个人装备外,除了传统的通信装备与小型的火力支援武器外,渗透、

    撤离与任务需求的其他相关装备的分配与携带,多年以来也一直困扰着各级的

    指挥官,也为此,许多装备开始有了军用型与民用型,通讯装备即是一例,最

    早的战场通讯采用有线的语音或讯号来传递命令或电报,无线电的发展则给战

    场指挥官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纪,而随着电脑、光纤、雷射光与卫星科技的进步

    ,现今所使用的卫星通讯器在体积、耐用性、保密、操作的多方性能都是令人

    激赏的,而40mm榴弹、班/排级机枪与各种小型的火箭、导引飞弹等高杀

    伤力的支援装备也因科技与材料工程学的进步随之轻量与紧致化,同样的体积

    与重量,60迫炮也许只能提供10分钟不到的弹幕支援,但现今,也许是数辆

    装甲/战斗车辆、数架直升机与相对等的可观战积,而通信的方便与空投技术

    的进步使得机动载具的问题大幅简化,直升机、潜艇与高性能越野车辆的运用

    ,更使特战部队的机动性大幅增加,也正因精密导引与精准轰炸技术的提升,

    现令的特战部队己甚少执行炸毁大型目标的任务,而其他需大型工具或器材方

    能达到的任务,也尽量改由高科技的作战机器执行,以避免损生训练不易的特

    战人员。现今的特战部队大部份皆针对低强度冲突的打跑战或是敌後侦察的任

    务,单位共用的大型装备也许是拆成数部分交众人携行,也许是轻量化到可由

    个人携行,但不论如何,大型单位装备的携行问题在特战单位是不存在的,我

    们稍後会针对此问题作分析。

    武器

    由於特战单位的编制通常不大,经常仅有班、排的规模,而所面对的敌人规模可

    能比其大上数倍以上,加上特战单位经常有牵滞性的任务,如何发扬火力并考

    量自身安全与任务要求经常是特战指挥官所面临的难题,而与一般想像不同的

    ,特战部队所使用的武器大部份都是一般部队所用的制式装备,仅有少部份是

    针对特别需求而改良或订制的,不但由於特战部队的训练较一般部队严苛且扎

    实,射击的精度也相对的提高,因此同样的一把枪在普通士兵手中与特战队员

    手中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们就以美军所属的特战小组为例,说明其武装的配

    置。

    陆军部份

    美国陆军下辖数支特战部队,规模、特性与专长皆不同,分别是绿扁帽

    (greenberets)、游骑兵(ranger)与叁角洲部队(deltaforce),而轻步

    兵山地师、空降师与第二十四机械化步兵师等部队虽然也是威名夙着、训练精

    良的特种作战单位,但由於其属正常编制、命令体系、训练模式与任务性质上

    不符合ops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列入考虑,我们先来看看绿扁帽,这支以扁帽

    作为标记的部队是叁支特战部队中最本土化的一支,特别是武器装备上,与印

    象中的特战部队不同的,除了扁帽之外,这支部队的配备与一般美军陆军没什

    麽两样,m16a2步枪(含家族中的卡宾系列)、m21狙击枪、m14步枪、

    mini14步枪、m203榴弹发射器、sa机枪、m9手枪与45手枪,连刺刀都

    是采用制式的m7、m9刺刀,一个标准的编制为11人,大约是一个加强班

    ,总共有2挺sa、6~9把的m16步枪(其中有2~4把加挂m203

    弹枪)、1把狙击枪、1~3把的m14或mini14步枪,每个人都配发一把

    手枪,其中狙击枪与步枪间的数量情况而有所调整,基本的弹药携行量如下:

    m16步枪共有两个各装3个30发弹匣的弹包加上枪上的弹匣共7个x30

    发=210发,榴弹兵则是一件榴弹背心,可携挂20枚40mm榴弹与1个弹

    包加枪上1个共4个弹匣,mini14枪与m16相同;m14步枪则是6个20

    发弹匣加上枪上一个共140发,而m21狙击枪的弹药则不到40发,sa机

    枪则两盒250发备用弹链盒与枪上的一个共750发,手枪则为2个备用弹

    匣与枪上的一个,因此m9的携弹量为15x3=45发,而45则为7

    x3=21发。但实际出勤时,步枪兵可能会带上4~8个弹包,而机枪

    手个人的携行量不变,但队友们可能会帮他再多带2~4盒弹链,大概只有

    狙击手与榴弹兵的携弹量是不变的,在其中指挥官、斥堠、通信兵与医务士的

    弹药携行量可能会略少於其他人,但整体而言,其火力是高於普通步兵班的。

    再来谈谈游骑兵,扣除前面己提过的不表,游骑兵们似乎特别偏别爱长射程的枪

    支,因此7.62mm的fal步枪与5.56mm的fnc步枪在游骑兵部队中并不罕

    见,而许多游骑兵所使用的机枪是m60e3与minini而非sa,而与编扁帽

    不同的是游骑兵中手枪的普及率并不高,大约只有1/2的人员会配载,而榴

    弹兵与狙击手的编制在游骑兵中则是非常态性的,这可能与其任务性质和部队

    传统有关,游骑兵特别重视长程、精准的火力,因此全面性的火力压制在游骑

    兵的作战记录中出现不多。而叁角洲部队的武装配置则是较新式且符合一般的

    想像,包括了mp5冲锋枪、h&kmod.203的45口径usp与sigsauger

    p228手枪,这可能是因为叁角洲部队是美军陆军唯一一支受过完整的反恐布训

    练的单位,包含了人质救援、近距离城镇战斗与立体渗透等多项课程,与其他

    美国陆军所接受的城镇战斗训练不同的是,其他部队是以歼灭敌为目的,而叁

    角洲部队则是以安全的救出人质为目的,也就是如此,在1996年年底,日本

    驻??鲁大使馆遭左派激进分子入侵,并挟持了包括各国外交人员在内的数百名

    人质,藉以要胁??鲁总统释放其党羽时,美国方面提供的援助竟然是一组叁角

    洲部队的教官这一点看来,便可知叁角洲部队在美国高层人员心中的评价了,

    虽然有人会以1980年4月24的沙漠一号行动失败来疑问主导的叁角洲部

    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特战行动,但日後的检讨报告中证明了失败的原因并

    不是叁角洲部队的问题,而是指挥体系上的问题。

    海军部份

    提到美国海军所属的特战部队,海豹特遣队自然是首位代表了,这支越战时期令

    越共闻风丧胆的绿面人一直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