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写作素材专辑】(八)山岳部份

    【特战写作素材专辑】(八)山岳部份 (第3/3页)

    都须作精密的计算,谁的速度快,先上去掩护,谁殿後,是直接爬上还是以绳吊上

    ,是否有无法攀爬人员,如何处理,都是考虑的要件,执行的细节与先後序列,流

    程控管,都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对指挥人员而言,这又是另一个挑战与抉择了。

    上往下

    由上往下的行进,一般又可分垂降与滑降,垂降指的是位置不变,高度改变的下降

    动作,滑降指的是位置与高度都有改变的下降动作,但不管是那种降下动作,长绳、

    短绳与o/d型环都是不可或缺的,长绳是下降降用的主绳,短绳则是绑於身上的安全

    绳,o/d型环则是用於长绳与短绳的连结介面,而这有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在垂降时,下坐垂降法是最安全与常见的,在下降之前,标准的作法是穿上垂降胯带

    ,以垂降胯带受身体的重量下降,但军事行动中,类似垂降胯带这种非必要性装备是

    能不带就不带的,因此便以短绳在身上系上临时胯带,也就是国内陆军山训时所戏称

    的丁字裤,丁字裤的绑法是这样的,先将短绳平分,由後腰绕向前脐部位後,打一

    个单结,然後右绳下绕左胯左绳下绕右胯,从後绕於两侧穿过原先绕过的绳子,再

    以半圈绕过前脐,於侧边打个双平口结就可大功告成了,穿上丁字裤後,将o/d型环

    套过脐前的两条绳子,再将长绳以s型重复套绕於o/d型环上即完成垂降准备,垂降

    时,以一手抓住前绳,即o/d型环上方的长绳,一手抓住後绳,以双手抓绳的力量

    来控制下降的速度,下降时注意身体与绳索须维持垂直的角度,每下降一段距离就应

    将下降速度减低,以避免过长的时间下降,因重力加速度使得降下速度快而无法控

    制,基本的垂降作法便是如此简单,但作法有限,创意无限,於是有正面下、背面

    下、跳式下坐、跑式下降与头下脚上式各种花招百出,但这些都无伤大雅,只要安

    全、速度快,操作简便,用什麽方法都无所谓,这是大部份的小组会采用的方法。

    另外有一种方法是更快速,更有效率的下降方法,就是无系留垂降,前面所提的垂

    降,身体与主绳间至少有一个o/d型环来维连系与安全,但现在所提的这种方法则是

    相当简单,一条绳子,此外别无长物,完全只利用人员的肢体来进行,而此种方式

    也有两大类,一是粗绳下降,一是细绳下降,粗绳下降一般较常应用於直升机上,

    特别是大型直升机上,例如ch-47、uh-60、boeing240等大型,可於机腹开口放下

    垂降粗绳的机种,此种方式与消防队员例用铁竿下滑的方式一样,但可节省一倍以上

    的时间,人员所需训练较少,应用范围广泛,我国去年公开的快速反应部队与空中

    装骑旅便有采用此种方式,进行人员部署;第二种细绳下降则卮险的多,因为速度

    更快,其下降速度与自由落体接近,操作方式也很简单,在手上虚抓着一条绳子直

    接向下跳就是了,然後在接近地面的时候,看准时机抓紧绳子,瞬间将下降速度来

    个紧急刹车,转眼间,人已经安全平平的站在地面上了,这种方法只有一个限制,高

    度不能太高,一般而言,25m以下的高度可以进行此种垂降,25m以上的高度就有点

    过份危险了,此种垂降是相当高难度的,体力、胆识、训练、勇气与冷静的判断缺

    一不可,仅有少许资深特战人员具备此种技能,而国内亦有此类人?

    ,但为数不多

    ,如果大家记忆不差的话,在民国86年(1997)的宪兵招生宣传短片中,即有一镜头

    是由两层半的楼顶向下跳而是采用此种方法的,此种跳法,在国内又被称为是飞雁

    式跳法,国外则称其为自杀式跳法或疯子跳法,据了解,国内具备此种高级技能的

    人数在30人以下,现役者不到10人。

    横式移动

    在国内外的野外训练、战斗营中,单/多索突击桥一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科目,而这

    便可视为是横式移动的代表作,当然,我们不在此浪费篇幅介绍这种大家都知道的

    东西,我们介绍的是单索横渡的操作,所需装备与坐式垂降一样,丁字裤、o/d型

    环与主绳,若是由上往下的话呢,很简单就直接以滑缆的方式下滑下来即可,但若

    是水平或是必须略向上爬时,就会有点困难了,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操作要领。

    我们一样可大致的分为两种方式来进行水平移动,一种是上滑式,另一种是下滑式

    ,这可两个方向来解释,一说是以绳子为标准,一说是以身体为标准,但笔者个人以

    为绳子是不会动的,滑动的是人,所以本讲将以身体为标准来作说明。上滑式,自然

    就是指身体在绳子上方了,而丁字裤o/d型环仍是要依标准扣於主绳上,然後全身??

    在主绳上,主绳的走向与人体站立时重心的主轴线一致,大约就是肚脐到眉心的直线

    ,再以双臂为动力来源,互相拉动牵引身体前进,但两腿的位置则有些不一样,通常

    运用的比较灵活的那条腿会以脚踝与脚背勾住主绳,而另一条腿则任其自由垂落於绳

    外,在移动过程中担任重心指向与平衡的作用,勾在主绳上的脚有两个主要用途,

    一个是使身体与主绳略略的维持一个角度,并使下半身不会直接的受到压迫,顺便保护

    男人身上的那把枪与两座弹药库,另一个用途则是在移动过程中若身体失去平衡时可作

    为调整身体重心的准备,因为一只脚勾在绳子上,当整个身体翻过来时,勾住的那只脚

    反而会在身体之上,此时只要利用少许的腰力,很容易的就可以把整个身体拉上并扶

    正,而若是两条腿都垂於身体下方的话,那要费的劲可就大多了,但是上滑式有一个

    大问题,身上不能背太多装备,因为那会使平衡上有问题出现,因此便有了下滑式的

    产生。

    下滑式,顾问思义就是身体在下方的滑动方式,通常应用於身背重负时使用,操作方

    式不难,将丁字裤与o/d型环扣於主绳後,将身体直接吊挂於主绳下方,一样是以双

    手互相拉动牵引身体前进,不同的是双脚的位置,有时是双**互勾挂於主绳上,有

    时却是伸直并拢,垂於主绳下方,这是因行进向量的问题,若是由上往下时,建议

    双脚勾着,因为那会使身体的平衡较容易,必要时也可以双脚当作刹车来使用,但若是

    向上时,最好是让双脚自然垂下,如此的位置会使双手自然地向上施力,而由於通

    常此时身上都身负着重装备,此时双脚下垂会让血液的循环较自然,而身上因重负所引

    起的酸痛也会因此而感到轻松一点,与抗g衣的原理相同,不过记得时间的掌控,

    否则一下来脚一着地,可能反而会得到反效果。

    山谷地

    其实山谷地的地形便是综合前面几种地形的总合,在运用上便是以前面所提的各种加

    以整合运用,但是在现实的世界中队员通常不会只有绳子那麽可怜,直升机、飞行伞

    、滑翔翼、轻航机与高空伞等装备的调度,以及利用敌方现有的缆车、机动车辆或其

    他可资用的交通工具,作更有弹性的运用,但由於特战任务质的多样化,是否利用

    现有装备与敌方交通工具作运载用途?没错,还是那个老答案,依现场指挥官的临断

    ,如果说特战人员的养成是困难而艰幸的,那特战部队指挥官的培养与训练则更加的

    困难了,这在後面的讲次中还会再次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