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牛被盗(二)
耕牛被盗(二) (第1/2页)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许多农户都养有耕牛,他们在院里搭起简陋牛棚,有的条件稍好建起牛屋,但也是多处透风,村民们平时把牛拴在这里。一些手脚不干净的人,对这种情况十分清楚,于是便积极行动起来——偷牛。
农民家里财产不多,贵重物品更少得可怜,一头牛价值1000-2000元。对年收入不超过5000元的农民来说,耕牛绝对是家中最贵重的财产。
周围村庄陆续传来耕牛被盗消息,易庄也有农户耕牛丢失,形势相当严峻。农民不太懂法,家里财产被盗,很少有人知道去公安局报案。当然即便报了案,县乡一级警力达不到,再加上玩忽职守、不作为、不敢为、不愿为的现象普遍存在,几乎没有被盗耕牛被找回,也没有任何破案的好消息传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防盗成了庄户人自己的事情。
三爷天天担心此事,生怕“老板犍”被小偷盯上,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被小偷盯上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毕竟“老板犍”有良好的口碑,目前没下手,不等于以后不会行动,只不过没有合适下手机会罢了。既然无法确定小偷哪天下手,那就不能放松警惕,每天都必须做好防守工作。每天晚上,三爷都是最后一个睡觉。上床之前,他必定要去看“老板犍”,并确保锁好牛屋门。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贼惦记的东西,会天天盯着不放。人在明处,贼在暗处,人们不知道谁是贼,更不可能知道贼哪天会来,但贼对人们的一举一动却了如指掌。三爷虽然心思缜密、天天防范,但老虎也有打盹时。百密一疏的他,一天晚上打了盹,结果就在这天晚上,“老板犍”被小偷成功盗走。
小晁的母亲身体不舒服,这天早上她匆匆回了娘家。家里一天无事。吃罢晚饭,三爷照例去看“老板犍”,给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