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探亲

    第三百二十一章:探亲 (第2/3页)

们寄以厚望,希望他们能在仙门内出人头地。

    眼见老祖母有些坐立不安,连忙解释道:“祖母,我跟张恒刻苦修行,现在已经是内门弟子了,这次回来,是宗门批给我们的探亲假。”

    说着,又递上了二人代表内门弟子身份的腰牌。

    “内门弟子!”

    看到腰牌。

    老祖母悬着的心放了下去。

    这几年来,张一桐也偶尔给她写信,说自己过得如何如何好之类的。

    但是信这种东西又能信几分。

    祖母是过来人,知道什么叫报喜不报忧。

    张一桐说,  她就听。

    至于是不是那样谁知道。

    隔壁的小春子,还说自己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呢,  结果怎么着,  出去几年不回来,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听前街的李婶说,衣服都是租来的。

    “祖母,我和张恒商量过了。”

    张一桐不知道老祖母的心中所想,美滋滋的说道:“我们这次回来还有个想法,仙门四周有些卫星城市,距离仙门很近不说,居住条件也很好。”

    “我们商量着就近买处农庄,再配几个仆人,将您接过去享享清福,您看...”

    “清福?”

    老祖母一听。

    高兴是高兴,却没有跟二人走的意思,拒绝道:“祖母我今年七十八了,能有几天活头,这左邻右舍的都是我朋友,每天出门跟人聊聊天,打打牌,日子过得还算充裕。”

    “这要是去了瑶池,瑶池的门冲哪边开呀?”

    叹息着:“不是我矫情,实在是故土难离,我现在就想着,死后能葬在张家祖坟里,旁的也顾不上了。”

    “你们要是有孝心,这几天就陪着我四处转转,西家的刘婶子,给自己置办了一套喜棺,那木料用的可好,我就琢磨着给自己也准备准备,这事不能马虎,现做就来不及了。”

    呃...

    张恒和张一桐对视一眼。

    老祖母还看的挺开,这就琢磨起身后事来了。

    其实也对。

    操劳了一辈子,眼下张一桐也长大了,还成了内门弟子,有出息。

    老祖母也该歇一歇,多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毕竟,各地习俗不同。

    张一桐家里这边,管棺材叫寿方,挺讲究这个的。

    还有一句老话:宁可生时无房,不可死时无方。

    夜...

    大小姐躺在床上。

    张恒则坐在一旁。

    这里是张一桐的闺房,说句让人笑话的话,前身压根就没进来过。

    前世是张家的奴仆,祖孙七代都是如此。

    对大小姐,前身的感情很复杂,就像对待女神一样,生怕亵渎了她。

    张恒就没这种复杂想法。

    坐着大小姐的小椅子,把玩着梳妆台上的小玩偶,头也不回的说道:“不出意外,老祖母还有四年阳寿。”

    大小姐没问张恒怎么知道。

    张恒的神秘她早已习以为常,只是感叹着:“咱们临走前,给祖母买几个奴仆吧,咱们不在身边,祖母的年纪又大了,得有人伺候着。”

    张恒点点头:“你看着办吧,你不是有第六感么,挑几个心善的回来。”

    瑶池仙府是阶级社会。

    仙,商,农,奴。

    阶级分明,早在出生就定好了,很难事后更改。

    以仙籍,也就是修士籍来说。

    他们可以经商,也可以农耕,还可以购买奴仆。

    但是对商籍来说,他们不许修行,农籍甚至连经商都不允许。

    对这个制度,张恒其实没什么可评价的。

    阶级的诞生,源自于灾变初期。

    那群敢打敢拼,守住了瑶池传承的人,最后成为了修士籍。

    不敢以命相搏的老实人,成了商籍和农籍。

    而叛乱者、外来者、还有被俘虏的敌对势力之人,则被打成了奴籍。

    命运,早在两千年前就做出了它的选择。

    不服气就好好努力,以能力改变命运。

    要是能力不够,运气好点也行。

    瑶池仙门只收修士籍弟子,但是往下,民间也有些其貌不扬的小传承。

    这些传承,有的是修行人自己创造的功法,散播出来让人修炼,看看效果。

    有的是不知名的秘境中流露出来的。

    运气好,得了门传承,也能走上修行路,只是相比仙门弟子难了一点。

    “张恒啊,你忙了一天了,也该累了。”

    正说着。

    老祖母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抱着一条毯子进来了:“我给你找了个毯子,你回房休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