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宴会

    第909章 宴会 (第1/3页)

    乾安宫内格外安静,赵延洵等待着大臣们的回答。

    对此大臣们心中反对,但一个个却不敢明言,所以众人都无声抗议着。

    见众人不说话,赵延洵也有些迟疑,并反思这样做是否正确。

    可这不想还好,仔细权衡后赵延洵更坚定了想法,西北他是无论如何要去的。

    为了保证西北防线稳固,赵延洵还会往西北调派更多兵力,不亲自统兵去他实在不放心。

    “诸君,朕意已决,你们非要朕为难吗?”赵延洵沉声反问。

    见众人还是不发声,赵延洵目光扫向了陈关二人,说道:“枢密院听旨!”

    这便是正式下旨了,赵延洵具有绝对权威,两位枢密使只得行礼听旨。

    “着枢密院从各都司,抽调兵力五万北上天山郡布防!”

    现如今,朝廷下辖有十五个都司,除了北地陇右两个都司,余下十二个都司有战兵三十七万多人。

    西北危机到现在,敌军的强大越来越突出,赵延洵今日总算忍不住调兵了。

    三十七万调走五万,各地都司还有三十多万兵力驻防,外加驻扎余各地的禁军,在赵延洵看来维持稳定不成问题。

    当然了,促使他下定决心抽调兵力,最关键的一点是朝廷财政宽裕了些。

    这都得益于今年秋收后,朝廷把能征的税收上来,可以调派物力财力变大,国内矛盾自然缓解了许多。

    “臣等领旨!”

    紧接着赵延洵又补充道:“这次抽调的卫所,不调明武司受训军官所部!”

    这些经过“培训”的人,赵延洵要信得过一些,所以他要把这些人留在地方,替他看着那些心有不轨之人。

    至于没受过训的,调去西北用一阵子,赵延洵觉得会变成信得过的人。

    “成卿……”

    “臣在……”

    手指的敲着桌面,赵延洵平静道:“税制改革先放放,你下去后召集各部,准备大军所需粮草器械!”

    “要保证西北储存的物资,至少可以维持大军三个月!”

    “臣领旨!”

    如今内阁四位大臣,在京有陆朝文和成文光,但赵延洵明显更信任后者。

    “好了,此事就一定了,往后你们要……”

    把基调给定好了,接下来赵延洵又吩咐了一些事,都是这段时间他还在京要完成的。

    如今已到九月下旬,枢密院调兵差不多要个把月,赵延洵打算最迟十一月启程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