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少年大将军

    第六十五章 少年大将军 (第1/3页)

    “用城池土地,来拖延大秦的攻势。”

    “让大秦陷入泥潭之中!”

    武成侯王贲,到底是大秦名将。

    蒙羽只是一开口,他就已经看出了其中的精妙之处。

    其实,蒙羽所说的不过是一种游击战的模式。

    游击战的创始人,乃是彭越,刘邦的手下,汉朝的梁王。

    在楚汉之争中,彭越运用游击战的方法,不断阻击项羽的后勤,使楚军不得寸进,史称,彭越挠楚。

    而直到近现代,伟人将游击战和歼灭战结合到一起,并成功让这种战术闻名世界。

    即以游击战的方式,不断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分分合合,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以空间换取时间,不断拉长敌军的后勤和补给,拉长敌军的阵地,待敌军后勤拉长,阵地过大,无力全顾,则合力一击,敌军自溃。

    历史书上记载的百团大战胜利,正是如同教科书一般将游击战和歼灭战结合在一起,才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让革命队伍信心高涨。

    这种战术放到现在绝对是跨时代的,哪怕是王贲这样的将门世家,一时间也觉得高深莫测。

    “好战术!可是,若楚军如此,秦军应该深陷楚国大地,无力为继,这的确是楚国的一线生机!”

    此时,王贲心中,对于蒙羽的看法,已经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能够说出如此战术的人,对于兵法的理解,自然是极高的。

    如此人物,统兵打仗,绝不会弱。

    “虽说是一线生机,但以当时的楚国来看,想要把握住这一线生机,是极为困难的。”

    蒙羽淡淡的说道。

    而一旁的王贲则是拧起了眉头。

    秦灭楚一战,他曾亲身经历过。

    战术的制定和实施,他也都有所参与。

    在论战开始之前,王贲自认为自己的理解绝对要高于蒙羽。

    但是,当蒙羽提出游击战的想法的时候。

    王贲发现,自己居然想不到任何好的应对之策。

    不仅如此,现在蒙羽还指出,自己的方法其实并不能让楚国摆脱危机。

    但是,即便蒙羽如此说了,王贲依然想不清其中的关键。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此次的论战中,蒙羽已经处于绝对的优势。

    这已经不再是论战,而变成了蒙羽单方面的授业讲课。

    想到此处,王贲的脸上有些挂不住。

    看到王贲沉默不语,蒙羽继续悠然的说道:

    “游击战的精髓在何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