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薨逝结束

    第1018章 薨逝结束 (第2/3页)

他们说了算了,但敌人若想杀,文臣们自然就想保。

    后一事,仁德帝做了判罚后,文臣发现利用谢玉的名头,恐吓夏使好像特别管用。

    不止朝中,就是民间也是如此。

    如此,这次北辽南犯,在文臣的眼中,谢玉也不是不能用。

    文臣们都这样说了,又见其他武勋推诿,仁德帝也只得点了谢玉的将。

    其实,仁德心里确实认可谢玉的。

    让侍卫在账外等候,谢玉解剑入账。

    正见主帅王禀在饮酒,谢玉赶紧行了一个军礼。

    王禀:“谢玉,若我大周文臣都有你这本事,何愁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以至于有今日。”

    因为早年盟约,辽周约为兄弟之国,燕云十六州之事,为了和平在周朝内部,文官们自觉默契不提。

    倒是武将们常提这个,既然主帅王禀说起这个。

    谢玉也只能附和道:“王帅说的是,若真有燕云十六州天然地势作为防线,北辽尽管骑兵精锐,也是不敢随意发起南征的。”

    想想前朝,总是以幽云十六州为屏账,反攻草原的。

    王禀听谢玉这样说,一拍桌桉道:“谢玉,你果非一般文臣,是个有见识,本帅愿与你约为儿女亲家,你当如何?”

    谢玉:“儿女亲家?”

    王禀:“听说你有一养女,也到及笄的年岁了,本帅家中也就几个年龄适宜的小子。”

    “你若是觉得合适,当下咱们就写下婚书,等来日回京,让你家养女相看一番,选中那个是那个。”

    “提前说好,你那养女的陪嫁,可是不能少了的。”

    见谢玉态度迟疑,王禀脸色一正道:“怎么,谢大人难道是不愿意?”

    谢玉:“还请王帅海涵,只是突然说起这个,让职下一时有些想不到。”

    “但既然王帅这样说,职下也就大胆一问。”

    王禀:“你问!”

    谢玉:“王家乃二品将门世家,职下的出身,王帅自该知道,再说还只是家中一养女,职下怕有高攀的嫌疑。”

    王禀:“哎,高不高攀本帅自然清楚,你就说同不同意!”

    谢玉:“王帅没意见,职下自然也是没意见的。”

    王禀:“那好,咱们就做了婚书。”

    谢玉也只得如此了!

    谢玉一时没想到这是为什么,等和王禀婚书做好了。

    居然其他将门世家,又想和谢玉的第二个养女,结下婚书。

    谢玉终于是有点反应过来了,以第二个养女还年幼为由,给拒绝了。

    果然,隔日,朝中传信。

    大周已经和北辽使臣,商谈好,新的约书。

    同时安排使臣出使北辽,而谢玉被点为副使。

    按文臣惯例,出使北辽要升官,能从北辽安全回来,也要升官的。

    以谢玉的年龄和能力,前途……。

    怪不得大家都说,朝中亲贵都是盘根错节的。

    看到有人发迹,赶紧仗些自己家大势众的,送儿子,送女儿,约为亲家。

    有好事一家人,共享荣耀,没好事,踢出族谱,或者敢出家人,不认识。

    让成功,也化为自家势力,果然世家能在封建王朝占这么大幅篇章,果然是有道理的。

    北辽使臣出使成功,又让大周朝多交了不少岁币,听说还要送一位公主到北辽和亲。

    而北辽大军自认为占不到便宜,相反还吃了不少亏,战场上没有拿到的,谈判桌上拿到了。

    自然没有什么理由,在发大兵。

    双方边境形势立马好转,而谢玉也跟着使臣到了辽境,在王帅安排下,谢玉在辽境待了半年,看了不少风土人情。

    嘉佑十八年,时年三十四岁的谢玉终于返回汴京。

    等到汴京把这一路上的画画写写,送到枢密院交差,往宫中递了帖子,这才返回府中。

    看着风姿更胜往昔的八女,各个抱着自己的娃娃,等待谢玉,场面还有些壮观。

    赶紧上去欢喜宽慰后,谢玉决定,一定要把这个名场面给画下来,留做纪念。

    当然了,想归想,谢玉摸了下腰子,看来要辛苦了。

    在府中挂荒唐了几日,一直闭门谢客的谢玉,被招入宫。

    看着更加老态的仁德帝,给自己画饼,谢玉没有笑。

    因为谢玉估计,仁德帝也就这两年了。

    之后,加职谢玉为三品金紫光禄大夫、枢密直学士。

    赐勋:上护军

    又赐紫袍金带上殿,跪奏参拜!

    等谢玉刚出宫,早就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