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牵线搭桥

    第1030章 牵线搭桥 (第3/3页)

娘,暗点谢玉不愿和他一起出征的事。

    谢玉推说自己文官,祝顾廷烨旗开得胜后,就熘熘离开了。

    然后,谢玉回到开封府,作为新帝认命的从四品府丞,在太子赵英策这个开封府尹不在的情况下,作为二把手,开始理事。

    实际上作为东宫太子的赵英策,担任开封府尹也只是象征性的,开封府实际事权,已经在谢玉手中了。

    这就从龙之功的好处,风险大,成功后受益也大。

    怪不得那么多投机分子,甘愿冒险,真凭政绩,一步步爬,中间还不出差错,比如上官的责问,同僚的挤兑,下属的挖坑,在官场太难了。

    官升半级,那就是升了半条命的。

    说起来谢玉也是烧冷灶的投机分子,因为是冷灶新帝手中可用人才,确实不多,所谢玉这个官历刚过四年的家伙,都升到从四品了。

    好在,清算一事,谢玉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到还是服众。

    至于其他潜邸老人,嗯,在忙着联姻,比如沉皇后的弟弟沉国舅最先娶英国公的独女张氏。

    这事虽然宫中也想塞人,谢玉怕家宅不宁,就没同意。

    刚处理一些政事,外面通传,说去禹州那边人回来了,谢玉赶紧出门迎接。

    之后和来人一起出城迎接,看到大小车队,检查一番后,领着车队来到的宫城。

    当官,尤其能能够留在皇帝面前的官员,一定要记得大事大约,小事小心的道理。

    大事,有规章照着做,就不会太差,但若是皇帝亲自交代小事,那就要小心了。

    一直感觉不自由的赵全宗,想自己在禹州中的麦子。

    谢玉自然挺懂了,立刻安排人去禹州,原赵团练的自留地,去取当用的农具麦种,稻种,还是还让收集禹州的土壤,一同运进宫内。

    有个兴趣爱好,人才能疏散情绪压力,用更好的状态迎接工作。

    种地这个爱好,挺好。

    农民皇帝名头,总比木匠皇帝的名头好听。

    守宫城的守将,看到谢玉带的这些土里土气的东西,检查了许久,确认不是违禁之物后。

    才向宫内通报,没多久就得到沉皇后懿旨,加上谢玉的面子,这才算才勉强放行。

    还是沉皇后了解现在的官家,谢玉把这些东西运到御花园没有多久,赵宗全就匆匆赶来了。

    当赵宗全看到这些东西,虽然嘴上说不该浪费人力物力去做这事。

    但随后拿到一个锄头,就讲这根锄头跟了他多少年,还挥动几下,农民气十足。

    随后,就让谢玉把这个禹州土运到御花园的一角,他早就相中的一块地上。

    除了卸土,其他的拒绝其他人的任何帮助,一个人快活的忙碌起来,就是穿着龙袍干活,有点不搭。

    但见这大半年来,赵宗全少有的欢快,随后赶来的沉皇后也没说什么,不让人打扫赵宗全后。

    反而询问,原来的内侍花匠,一些开水渠的事。

    果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话没错了。

    多年熏陶下来,沉皇后对农事也是精通一些的。

    三个月的国丧期已过,正好上秋季,秋高气爽,也是好天。

    恩科开试。

    有明兰的鼓励, 当更重要的是经过兖王作乱,之前常科被掐过尖,被消去功名,限制参加恩科的那批人,没有资格参加恩科。

    种种条件加持下,小公爷齐衡以二甲第九名成绩,中了进士入选翰林。

    当然,盛纮的现在新门生文炎敬,也中了二甲第十三名,看来如兰可以嫁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三子长枫终于也中榜了,老怀大慰,虽只是三甲,注定是要被外放的,但也是凑上一喜。

    加上六姑爷齐衡中榜,未来五姑爷文炎敬中榜,都是同科,虽有吃这届恩科福利,含金量不高的嫌疑,但也真是三喜临门了。

    盛纮一时,感觉人生一时完满。

    如此喜事,自然要庆贺的。

    又过几日,是一个好日子,在谢玉撮合下,就利用如兰和文炎敬的婚礼,尤其是叫上了已经有孕明兰和小公爷,在盛聚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