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援手

    第1071章 援手 (第3/3页)

嫁给蒋玉函袭人,听说贾家遭难,大冷天的也是从外地赶了回来。

    先打听到,宝二爷被关进了狱神庙,贿赂一番后,见到宝二爷。

    然后,受到宝二爷嘱托,让她去紫檀堡去看看林黛玉。

    袭人也是后悔,看走眼了,撮合宝二爷和薛宝钗。

    然后没想到薛宝钗过河拆桥,被打发出去了,后还是王夫人念给她对宝二爷的好,给了不少陪嫁,让她嫁给蒋玉函。

    可当初撮合宝二爷和林姑娘,她或者就能就在宝二爷身边。

    当然了,若是就在宝二爷这边,或者和麝月一样,在吃牢饭呢!

    随后袭人,来到紫檀堡见了林黛玉,两人又是一番感慨。

    随后袭人说想去内狱去看看王夫人,林黛玉心中一惊,也想到是该去看看。

    不过,既然要去了,想到了谢玉的交代,就让人把农庄里面管事的刘姥姥,叫了过来。

    现在刘姥姥的女儿女婿,都在这庄上做工,板儿在谢玉的学塾读书。

    林黛玉这样一说,刘姥姥自然是愿意的,虽然现在过的好了,但还是记得方面揭不开锅时王熙凤给了二十两银子。

    说起来,巧姐的名字,还是她给娶的。

    三人如何如“救世主”一般,去了内狱不提。

    转眼过了年,卫若兰差事办的很好,趁机为贾府求情,说是不忘旧情云云。

    皇帝虽不喜,但这是贾府已经被他打的七零八碎的,杀鸡儆猴的效果也达到了,毕竟和太上皇一辈有老亲,也不合适过于赶尽杀绝。

    也就给了卫若兰面子,当然了,该有赏赐没了,还有连带的敲打,让卫若兰专心差事。

    不然,不枉费一时君臣际遇如何如何的……。

    历来使功不如使过,卫若兰感激皇帝恩典,自然更是专心办差了。

    果然过完年,出了正月采用谢玉的办法,又赶上新年,效果大好。

    差事半的利索点的卫若兰,在“捷报”中歪嘴提了一句贾府,虽没求情。

    但皇帝心里是明白的。

    于是,这边在皇帝的默许下,对贾府的处罚很快就下来了,先是褫夺了两个国公名头的赦封世职。

    再到具体罪名都是什么交通外官,依势凌弱,辜负朕恩,有忝祖德之类的罪名不提。

    其实四王八公里面都差不多如此行事,只是皇帝收拾人的一个冠冕堂皇借口。

    至于对卫若兰的封赏,自然先压下了,而且不让他回京述职,而是在外记忆办差。

    这点谢玉也说过,卫若兰早有预料,而且把自己“把柄”交给皇帝,反而更让皇帝觉得他有人情味,反而更信任与卫若兰的。

    在说回贾家人这边,因为卫若兰的“求情”自然没有搞株连,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看看大难临头,贾赦虽庸,但也到底是当老子的,替贾琏顶了不少罪,最后流放辽东。

    贾琏和王熙凤身上也就是放高利贷,毁人婚事的罪名,判罪轻一些,本也是要判流刑的,但可以花钱赎罪,但都要多坐半年监牢。

    至于其他拔出萝卜带出泥之辈,谢玉和他们不熟,自然不会花钱赎买他们。

    而且也确实需要一些人付出代价,给别人看看,也能转移下注意力。

    对于贾政,果然考虑到探春远嫁和番的功劳,只说是昏聩,但考虑到多是受人蒙蔽,贬为庶人。

    贾政曾在大观园稻香村处说过自己的归农之意,当时自然是效彷古人想客气客气。

    现在一语成畿,不用效彷,可以直接在紫檀堡上“归农”了。

    至于贾蓉,早就挂了,尸体也是谢玉帮忙收的,人死债消,也就不判了。

    爷们判了,王夫人,刑夫人他们自然跟着丈夫走。

    原宁国府的尤夫人和贾蓉续弦,也是无罪释放。

    既然大人们放了,狱神庙里面的自然也是。

    那些丫头婆子,包括贾宝玉和贾环,自然是要放出了,当然了少不了都要交些议罪银,但内部团购价,总是便宜些的。

    不然就要出现像电视剧里面那样,贾府的男女老少,被官府公开拍卖的场景。

    这种没脸面的事,谢玉自然不会让他发生。

    史家人史湘云能收留,贾家人林黛玉也是能收留的。

    就是要做,就不能做的没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