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借题发挥

    249 借题发挥 (第2/3页)

口,“朕看这般好了,以后内帑和国库也得分开。照例,内帑每年该从国库拿走一些银钱,仅供皇室使用。宗室的供奉,也需国库承担。”

    郁新表情一滞,户部尚书表情一苦,连忙哭穷,“陛下,朝廷此前并非如此。”

    何谓内帑,这是指皇帝、皇室的私财、私产。这些银钱,按说是和国库没有什么关系的,这是有着不小区别的,自然也就不能是朝廷大臣惦记的。

    如果朝廷缺钱,皇帝愿意拿出来内帑的银钱补贴,那就需要高呼皇帝圣明了。要是说皇帝不愿意拿钱出来,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是皇帝的‘私房钱’。

    朱允煐继续说道,“爱卿说的也是在理,此前咱朝廷对于此事多少也是有些没有章程。太上皇爱怜子民,国朝初立也是凋零,现如今也是该将诸般事情立起来规矩。”

    茹瑺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吏部天官说道,“陛下圣明,太上皇殿下英明,多是怜惜朝臣、百姓。皇家多年未能修筑宫寝,陛下如今尚未迁入新宫。”

    这一下不少人听出来了不一样的意思了,要说大明朝的皇帝,还真的是解约。

    历史上的汉文帝厉行节俭朴素,曾因惜十家之财而罢建露台。大明朝的皇帝,其实不遑多让。

    按照规矩来说,太上皇退位了,自然是要给他重新修建宫殿。可是大明朝的太上皇还是住在原先的寝宫,当今天子更是一直住在‘东宫’。

    不在乎所谓的礼制,不在乎应天府皇城实际上是有些地势低洼、潮气重。只是觉得没必要大兴土木,只是觉得重新修建宫廷有些浪费。

    朱允煐继续说道,“这些年来,市舶司所出也多是调配户部。虽有宗室、勋贵所有产业,到底是朝廷财源之一。朕看这样吧,内帑产业,朝廷以后也莫要插手了。”

    郁新立刻跪下,心有戚戚开口,“臣万死!”

    居高临下的朱允煐看着郁新,一副不懂的样子,“哦?爱卿何出此言,可是朕苛待爱卿了?”

    什么叫装糊涂的高手,朱允煐这么做自然是算得上了。这就是一个装糊涂的高手,这是明摆着的是在拿捏郁新了。

    而朱允煐看着伏地的郁新,只是说道,“爱卿也只是忠于王事,何罪之有?这万死之言以后还是莫要再提,朕非严苛之君。大明,也非蛮夷之辈,众爱卿也无需担忧。朕也知晓,天下文林士子也确实有些议论,说太上皇和朕苛待读书人。”

    这一下茹瑺这些人坐立不安了,是真的有些担心陛下又开始拿出来这些事情做文章了。

    这样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因为大明朝实际上是不允许文人士子妄议朝政的。也就是说一些士子聚会时想要指点江山,真正说起来是违法的,这是朝廷不允许的事情。

    更何况不管是太上皇还是当今天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心里都是有数的。

    朱允煐缓缓开口,说道,“那些说出此等悖逆之言的人,朕看是没有良心。太上皇优待读书人,遍观历朝历代也是少见。那些人口口声声说着宋朝的好,咱大明不遑多让!太上皇赦免读书人徭役赋税,予以读书人诸多权力,还有不满?”

    真的要说起来,老朱确实是对读书人很好了,大明朝的读书人有的特权确实不算少。

    只不过有些事情,就是这般的得陇望蜀,只是将自己的好处理所当然。然后呢,自然也就是在期待着更多的特权,期待着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朱允煐说的那些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大明朝确实给了读书人很多的特权。所谓的读书人天堂一般的两宋,也未必就是能够给予读书人这般多的特权。

    可是茹瑺这些人也是觉得天子说的那些,也是有些偏颇的。

    大明朝对于读书人看起来是不少,只是读书人关心的一些事情,大明朝的皇帝看起来也不是很在意。读书人真正在意的一些东西,也是大明朝两朝天子嗤之以鼻的。

    朱允煐继续说道,“读书人的事情,朕也不说。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