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吃螃蟹的人

    447 吃螃蟹的人 (第2/3页)

国王该如何还是如何,不一定在意明朝。

    可是现在呢,纳贡就是纳贡,大明朝基本上很少给与赏赐。

    这样的亏本生意对于一些藩国的国王来说就做不得了,他们称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在大明的那些赏赐的份上。大明朝不给赏赐了,纳贡什么的自然也就不积极了。

    朱允煐微微的点了点头,看起来做得还算不错,没有因为‘天高皇帝远’就胡来。

    有些藩国和大明离心离德,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表面的体面,还算需要注意一下。

    哪怕现在看起来是有着半官方性子的队伍去那些藩国捕奴,可是也不好大张旗鼓。还是要稍微的低调一点,除了朝廷方面坚决不承认之外,少不了的也是要去热带雨林抓些野人。

    实际上现在东南亚地区很多的小岛上都是一些野人,那里的一些小王国本身就算很小的规模。而那些地方的一些土著野人,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家国概念,基本上还算氏族、原始社会。

    不要说现在是大明朝了,就算是数百年后,很多的地方也是几乎没有开化。

    朱允煐平静点头,随即说道,“如今辽东也开始变寒,莫说那些野人了,就算寻常大明子民,也不见得能承受。且将那些野人安置在山海卫。”

    山海卫,也就算以后的山海关。

    虽说在隋朝的时候,这里就是渝关关城,到了大明的时候,徐达更是在这里。在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实际上现在还算不上,毕竟山海关虽然比较雄伟,只是也没有那么夸张。最主要的是大明朝的数次北伐,早就让鞑子追亡逐北,暂时没有太大北边来的隐患。

    宋忠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就不能多发表建议。哪怕山海卫那边也是足够靠北了,可是总好过直接将那些野人送去辽东的苦寒之地吧。

    实际上宋忠心里也是嘀咕,他其实也是知道大明朝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气候不同。但是他手底下的那些锦衣卫可是送来情报的,对于热带地区等等,宋忠就很难理解了。

    说到底,还是时代的局限性,是因为现在的信息还不够爆炸。

    宋忠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只要办好了皇帝交待的事情,这也就足够了。

    在宋忠离开后,朱允煐小声自言自语,“我,到底是放出开了什么样的恶魔啊!”

    以后的史书上,说不定会有一些记录,说不定朱允煐就要成为遗臭万年的存在。只是他也就算稍微的嘀咕两句就算了,他做好的决定,不会轻易改变。

    哪怕大明现在不缺少土地,可是朱允煐需要提前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些基础。将北大荒,稍微的给开发出来一些。这样后世子孙土地不够用了,大概能想到辽东这块宝地。

    大明的子民不能去这里受罪,那朱允煐也只能用一些看起来极其不光彩的手段去开发这些地方了。良心不安什么的就算了,朱允煐没有那么伟大,没有想着‘世界大同’。

    只要大明富强就好,只要华夏能够持续强盛,这对于他来说也就足够了。

    其他的事情就不需要那么特别的在意了,这一点朱允煐自然也是心里有数的。该如何做,他清楚。更何况就算有人骂,以后朱允煐也听不见啊。

    还是继续办公吧,这对于朱允煐来说更加重要,这也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应该有的品质。

    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武英殿外,王承恩自然也看到了。哪怕双全是老朱的贴身太监,说曾经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只是现如今想要进武英殿,该求见还是要求见。

    在听到王承恩的传告后,朱允煐微微点了点头。双全这个时候过来,自然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要是没有老朱的旨意,给双全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擅闯武英殿。

    看起来老朱的消息还是非常灵通灵通的,朱允煐这边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